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为宋黄勉斋先生竖坊兼立其裔孙奉祀答周文学二首·其二》
《为宋黄勉斋先生竖坊兼立其裔孙奉祀答周文学二首·其二》全文
明 / 卢龙云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丛祠水石郁森森,闽海儒宗擅士林。

俎豆几人陪秩祀,衣冠千载续徽音。

奉尝不愧家声远,绳武应知世泽深。

可道厥修无念祖,须从此日惜分阴。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对宋朝黄勉斋先生的崇敬之情,以及对其后代子孙继续传承其精神与家风的期待。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象征手法,展现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家族传承的重要性。

首句“丛祠水石郁森森”,以“丛祠”点出祭祀场所的庄严肃穆,“水石郁森森”则通过生动的自然景象,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充满生命力的氛围,暗示着黄勉斋先生及其家族的精神遗产如同这自然界的生机,生生不息。

“闽海儒宗擅士林”一句,高度赞扬了黄勉斋先生在学术界的地位,称他为“儒宗”,意味着他在儒家学问方面有着极高的造诣,对士林(即文人士大夫群体)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接下来的“俎豆几人陪秩祀,衣冠千载续徽音”两句,进一步强调了黄勉斋先生的家族传统和精神遗产的传承。俎豆代表祭祀仪式中的器具,这里用来比喻参与祭祀的人们;“衣冠”则象征着家族的礼仪和风范。这两句表达了对那些能够继承并延续黄氏家族传统和美德之人的赞赏,同时也寄托了对未来世代能够继续发扬光大这份宝贵遗产的期望。

“奉尝不愧家声远,绳武应知世泽深”两句,直接表达了对黄勉斋先生及其家族声誉的肯定,以及对后人应当遵循先辈足迹、珍惜并传承家族深厚底蕴的呼吁。这里的“奉尝”指祭祀时的供奉行为,“绳武”则是指追随前人的脚步,寓意着家族成员应当以先人为榜样,不断前进。

最后,“可道厥修无念祖,须从此日惜分阴”两句,提出了一个深刻的道德哲学问题:如何在日常生活中体现对祖先的怀念与尊敬?“厥修”意为他的修为或德行,“念祖”则是怀念祖先之意。“惜分阴”出自《三国志》,原意是珍惜时间,这里则引申为珍惜每一刻,将对祖先的怀念转化为实际行动,通过日常生活的点滴来传承家族的精神和文化。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是对黄勉斋先生及其家族的崇高赞誉,更是对家族传承、个人修为与社会责任感的深刻思考,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重视家族荣誉、强调道德修养和时间价值的价值观。

作者介绍

卢龙云
朝代:明

广东南海人,字少从。万历十一年进士。授马平知县,补邯郸,治行为诸县之最。复补长乐,以忤权要,左迁江西藩幕。累官至贵州布政司参议。有《四留堂稿》、《谈诗类要》。
猜你喜欢

鹤林寺

昔人春尽强登山,只肯逢僧半日闲。

何似一尊乘兴去,醉中骑马月中还。

(0)

千秋岁

半身屏外。睡觉唇红退。春思乱,芳心碎。空馀簪髻玉,不见流苏带。试与问,今人秀整谁宜对。湘浦曾同会。手搴轻罗盖。疑是梦,今犹在。十分春易尽,一点情难改。多少事,却随恨远连云海。

(0)

酹江月/念奴娇·其二夜凉

西风解事,为人间、洗尽三庚烦暑。一枕新凉宜客梦,飞入藕花深处。冰雪襟怀,琉璃世界,夜气清如许。刬然长啸,起来秋满庭户。

应笑楚客才高,兰成愁悴,遗恨传千古。作赋吟诗空自好,不直一杯秋露。淡月阑干,微云河汉,耿耿天催曙。此情谁会,梧桐叶上疏雨。

(0)

新秋普明院竹林小饮得高树早凉归·其一

翻然思何苦,昨夜秋风高。

良友念将别,幅巾邀此遨。

(0)

夏夜小亭有怀

西南雨气浓,林上昏月色。

寒影不随人,寥寥空露白。

(0)

点绛唇

水陌轻寒,社公雨足东风慢。定巢新燕。

湿雨穿花转。象尺熏炉,拂晓停针线。愁蛾浅。

飞红零乱。侧卧珠帘卷。

(0)
诗词分类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诗人
陶渊明 黄玠 胡俨 魏野 程颂万 黄溍 刘过 吕岩 杨圻 韩偓 孙传庭 晏几道 谭嗣同 姜夔 薛季宣 洪亮吉 顾太清 王质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