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竞渡》
《竞渡》全文
宋 / 苏辙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史君欲听榜人讴,一夜江波拍岸流。

父老不知招屈恨,少年争作弄潮游。

长鲸破浪聊堪比,小旆逆风殊未收。

角胜争先非老事,凭栏寓目思悠悠。

(0)
注释
史君:指地方官员。
榜人:古代负责招揽人才或发布榜文的人。
讴:歌唱。
拍岸流:形容江水冲击岸边的声音。
父老:年长的人。
招屈:招揽有才能的人,此处暗指招揽贤才。
恨:遗憾,此处可能指未能招揽到人才的遗憾。
少年:年轻人。
弄潮游:在江中嬉戏,象征积极参与。
长鲸:比喻有才华的人。
破浪:比喻克服困难。
聊堪比:勉强可以相比。
小旆:小旗,此处可能指比赛中的标志。
逆风:迎着风。
殊未收:完全没有停止。
角胜:比赛争胜。
非老事:不是老年人的事,暗示年轻人更有活力。
凭栏寓目:倚着栏杆远望。
思悠悠:思绪深远,心情复杂。
翻译
史君想要聆听船夫的歌谣,整夜江水拍打着岸边。
父老们不理解这招揽贤才的苦衷,年轻人却争相参与弄潮游戏。
巨大的鲸鱼破浪前行可以相比,但小旗迎风飘扬还未停止。
比赛争胜并非老年人的事,倚着栏杆远望思绪万千。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苏辙的《竞渡》,描绘了赛龙舟的热闹场景和诗人对此的独特感受。首句“史君欲听榜人讴”,写出了地方官员对赛事的热切期待,期待着船夫们的号子声。次句“一夜江波拍岸流”则以江水的涌动烘托出比赛前的紧张气氛。

“父老不知招屈恨”暗指古代楚地端午节纪念屈原的传统,老人们可能并未意识到这竞渡背后是对屈原的哀思。“少年争作弄潮游”则生动描绘了年轻人积极参与,争相展现水上技艺的场景。

“长鲸破浪聊堪比”运用比喻,将参赛者比作勇猛的鲸鱼,展现了他们的力量与决心。“小旆逆风殊未收”进一步强调了即使面对困难,他们也毫不退缩,旗帜迎风飘扬,斗志昂扬。

最后两句“角胜争先非老事,凭栏寓目思悠悠”表达了诗人对这种竞技精神的赞赏,认为无论年龄大小,追求胜利的精神永不过时,而他站在一旁观看,思绪却因历史与现实的交织而深沉。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竞渡的场景,既赞扬了人们的热情与勇气,又融入了对历史文化的怀旧与感慨,体现了宋词中常见的咏史抒怀风格。

作者介绍
苏辙

苏辙
朝代:宋   字:子由   籍贯:眉州眉山(今属四川)   生辰:1039—1112年

苏辙(1039年3月18日—1112年10月25日),字子由,一字同叔,晚号颍滨遗老,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北宋文学家、诗人、宰相,“唐宋八大家”之一。嘉祐二年(1057年),苏辙登进士第,初授试秘书省校书郎、商州军事推官。宋神宗时,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留守推官。此后随张方平、文彦博等人历职地方。宋哲宗即位后,获召入朝,历官右司谏、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等职。
猜你喜欢

春尽

草阁垂帘昼掩扉,客来知我出门稀。

鸟鸣淡与人相对,花落方知春已归。

(0)

黄华峪十绝句·其六

团团石瓮琢青瑶,仰面看云觉动摇。

谁著天瓢洒飞雨,半空翻转玉龙腰。

(0)

杏花杂诗八首·其六

露浥清华粉自添,隔溪遥见玉帘苫。

眼看桃李飘零尽,更拣繁枝插帽檐。

(0)

题庠阇黎二画·其二雪景

溪上望前峰,巉巉千仞玉。

浑舍喜翁归,地炉煨芋熟。

(0)

集古.招饮

当时朝士已无多,故里心期柰别何。

不用凭栏苦回首,且来花里听笙歌。

(0)

大颠图·其二

一夕投荒万里行,增光日月更谁能。

相逢尽说空门话,多少人閒有发僧。

(0)
诗词分类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诗人
沈如筠 戚夫人 鲁宗道 孔稚圭 陆景初 徐彦若 善生 韦承庆 李琮 滕白 胡梦昱 张纮 干宝 李昪 荀勖 项羽 吴彩鸾 黄宗会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