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外芳丛,鸳边靓侣,花天嫩约重践。
紫曲迷香,红么按谱,十幅凤帘低卷。
眉心晕碧,镇飘出、愁痕两点。
寒浅春衫乍试,谈深夜灯频剪。银屏殢云半掩。
照筝堂、嫠蟾初满。漫倚缃桃话别,春魂太短。
待与商量吟管。奈赋恨江郎病怀懒。
一片笙歌,绿杨天远。
燕外芳丛,鸳边靓侣,花天嫩约重践。
紫曲迷香,红么按谱,十幅凤帘低卷。
眉心晕碧,镇飘出、愁痕两点。
寒浅春衫乍试,谈深夜灯频剪。银屏殢云半掩。
照筝堂、嫠蟾初满。漫倚缃桃话别,春魂太短。
待与商量吟管。奈赋恨江郎病怀懒。
一片笙歌,绿杨天远。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春日燕鸳共聚、花丛嬉戏的浪漫画面。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燕子在芳香丛中穿梭,鸳鸯相伴的美景,以及重逢时的甜蜜约定。紫曲(紫色的香径)弥漫着香气,红艳的音乐旋律随着节奏起伏,闺房中的凤帘轻轻卷起,透出女子的娇羞和愁绪。
女子眉间泛着淡淡的绿色,仿佛两点愁痕,暗示着她对春寒的感知和内心的敏感。她穿着初试的春衫,在深夜的谈话中不时剪灭灯火,营造出一种温馨又略带忧郁的氛围。银色的屏风半掩,月光洒在筝堂,嫠妇的月影与新月相应,增添了寂寥之感。
在这样的场景下,女子与朋友倚靠桃花树下,感叹春光短暂,离别之情油然而生。她们计划共同吟唱,但诗人借江郎才尽的典故,表达了自己因病而懒于创作的心情。最后,笙歌悠扬,绿杨依依,画面在远处的天际消失,留下无尽的遗憾和思绪。整首诗情感丰富,语言优美,富有诗意,展现了清末近现代初易顺鼎独特的词作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