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潢未西倾,倒挂橐驼岭。
森严岚气逼,深树黑无影。
明月如相寻,朗朗出松顶。
科头坐其间,人意与山静。
潮声龛赭来,破屋小于艇。
有客吹铁笛,声与江潮并。
高梧近十寻,老竹瘦千挺。
澹忘遗物我,语妙杂醉醒。
诸君学道人,那不惜光景。
清磬出疏寮,逃禅发深省。
银潢未西倾,倒挂橐驼岭。
森严岚气逼,深树黑无影。
明月如相寻,朗朗出松顶。
科头坐其间,人意与山静。
潮声龛赭来,破屋小于艇。
有客吹铁笛,声与江潮并。
高梧近十寻,老竹瘦千挺。
澹忘遗物我,语妙杂醉醒。
诸君学道人,那不惜光景。
清磬出疏寮,逃禅发深省。
这首清代范崇阶的诗描绘了一幅夏日傍晚山中雅集的画面。首句"银潢未西倾",以银河尚未西沉比喻时间尚早,夜晚未至。接着写倒映在山岭的月光,如同倒挂的骆驼岭,形象生动。"森严岚气逼,深树黑无影",通过描绘山间的雾气和幽深的树林,营造出一种神秘而宁静的氛围。
"明月如相寻,朗朗出松顶",明亮的月光照亮了松树之巅,诗人独自静坐其中,心境与山景融为一体。"潮声龛赭来,破屋小于艇",潮水的声音伴随着暗红的色泽,破旧的小屋显得微不足道,增添了自然的韵律。
"有客吹铁笛,声与江潮并",客人的笛声与江潮相应和,增添了聚会的乐音。"高梧近十寻,老竹瘦千挺",高大的梧桐和挺拔的老竹,更显出环境的清幽。"澹忘遗物我,语妙杂醉醒",诗人沉浸在这样的环境中,忘却世俗,言语妙趣横生,时而清醒,时而醉人。
最后两句"诸君学道人,那不惜光景",诗人劝告朋友们珍惜这样的时光,仿佛在修行中寻找生活的真谛。"清磬出疏寮,逃禅发深省",清脆的木鱼声从简陋的住所传出,引发了深刻的禅思。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夏日山中雅集的场景,既有自然景色的描绘,又有对人情世事的感悟,展现了诗人超然物外的境界。
老子昔去周,函谷度青牛。
关尹攀紫气,道德衍千秋。
翻然忽思游人间,李树复指雍之邱。
雍邱优游七十载,笑把一筹添沧海。
鸾停鹄峙何矍铄,青鬓朱颜常不改。
有子腰金侍紫宸,汝作纳言帝命新。
事业方辉伊陟谱,奉诏归欢未老人。
献罢纶綍舞莱服,筵列松乔洛社宾。
南山献颂当此时,青鸟正栖灵长椿。
椿年绵邈梅作友,椿庭蓊郁槐当牖。
和羹若作须梅实,食报咸知种槐叟。
肆余栎材何足论,生平窃幸登龙门。
燕山聊寄灵椿颂,颂君世泽满乾坤。
太史岁岁奏国瑞,老人一星光晨昏。
平生耽幽赏,所在恣冥讨。
偶来此山中,悠然畅怀抱。
怪石高插云,直欲凌苍昊。
霏微小雨来,空濛山益好。
乍看瀑布飞,忽疑天河倒。
香雾散新花,锦兰藉细草。
层岩转深壑,蓊翳悉难考。
古来观空人,往往志蓬岛。
求之不可得,徒尔滋烦懆。
咄咄今日游,顿令俗肠扫。
应接自不暇,何必山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