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豕同游木石亲,家山归卧伪邪真。
情知五帙县舆客,肯作千金鬻帚人。
往事回头皆噩梦,故园投足总阳春。
麒麟掣断黄金锁,为问群仙孰可驯。
鹿豕同游木石亲,家山归卧伪邪真。
情知五帙县舆客,肯作千金鬻帚人。
往事回头皆噩梦,故园投足总阳春。
麒麟掣断黄金锁,为问群仙孰可驯。
这首诗是元代诗人张养浩所作的《寄省参议王继学诸友自和四首》中的第四首。诗中运用了丰富的象征手法,表达了诗人对世事变迁、人生无常的深刻感悟。
首句“鹿豕同游木石亲”,以鹿和猪在自然界的和谐共处,比喻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对现实社会的不满和逃避。接着,“家山归卧伪邪真”一句,表达了诗人渴望回归自然、远离尘嚣的心愿,同时也对现实世界的虚伪与真实进行了对比。
“情知五帙县舆客,肯作千金鬻帚人”两句,通过对比“五帙县舆客”(即五车之学士)和“鬻帚人”(卖扫帚的人),展现了诗人对知识与物质追求的不同态度,以及对真正价值的思考。这里,“鬻帚人”可能象征着那些不为名利所动,坚守本心的人。
“往事回头皆噩梦,故园投足总阳春”两句,将过去的生活比作噩梦,而回到故乡则如同置身于温暖的春天,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痛苦经历的反思和对家乡温馨回忆的向往。
最后,“麒麟掣断黄金锁,为问群仙孰可驯”一句,以麒麟挣脱黄金锁链的自由形象,象征诗人对束缚和约束的反抗,同时也提出了一个疑问:在众多神仙之中,谁能够真正理解并接纳他的自由之心?整首诗在深沉的思考中蕴含着对自由、真理和人性的探索。
霜风振枯条,掩户日已夕。
老屐不出游,畏此寒懔慄。
挑灯对空炉,虫声喧四壁。
翻书娱两眦,渺渺玄雾隔。
爬搔馀倦酲,城鼓听历历。
狸奴木上坐,相对成二客。
殷勤谢尔曹,伴我此岑寂。
干时悔前猛,学道饱新得。
请看警露鹤,何似遇风鹢。
怀情郁不语,檐月已半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