瑶京夜宴弁纷星,洞庭神乐八荒声。
幼龙未起月忽堕,扪空路迷失仙缨。
转杭东海蓬莱晓,遥看太白当天小。
海尘相隔青茫茫,玉玦海边委秋草。
雁啼霜湿众娥裙,绿毛断耗三千春。
桑枝千层拂人马,春寒梦绕高丘下。
瑶京夜宴弁纷星,洞庭神乐八荒声。
幼龙未起月忽堕,扪空路迷失仙缨。
转杭东海蓬莱晓,遥看太白当天小。
海尘相隔青茫茫,玉玦海边委秋草。
雁啼霜湿众娥裙,绿毛断耗三千春。
桑枝千层拂人马,春寒梦绕高丘下。
这首诗《天上谣》由元代诗人刘诜所作,以瑰丽的想象和浪漫的笔触描绘了仙境中的奇景与情感。
首句“瑶京夜宴弁纷星”,开篇即以“瑶京”点明仙境之所在,夜宴之上繁星如织,营造出一种华美而神秘的氛围。接下来“洞庭神乐八荒声”,将仙境的音乐与整个世界的和谐之声相连结,展现出一种宇宙间的和谐与统一。
“幼龙未起月忽堕,扪空路迷失仙缨。”这两句通过幼龙未醒、月亮突然坠落的情节,以及在空中寻找失落的仙冠,进一步渲染了仙境的奇幻与不可捉摸。同时,也暗示了某种超自然的力量或事件正在发生。
“转杭东海蓬莱晓,遥看太白当天小。”描述了仙境中的一次旅程,从东海的蓬莱岛出发,直到太阳初升时分,远眺天际,发现太白星显得格外渺小。这一景象不仅展现了空间的辽阔,也隐喻了时间的流转与宇宙的宏大。
“海尘相隔青茫茫,玉玦海边委秋草。”通过“海尘”与“秋草”的对比,表现了仙境与现实世界的距离感,以及时间的流逝。玉玦(玉环)象征着珍贵与美好,却最终被遗忘在海边的秋草之中,寓意着美好事物的易逝。
“雁啼霜湿众娥裙,绿毛断耗三千春。”这一句通过雁鸣、霜湿、绿毛(可能指仙女的衣饰)等意象,描绘了一幅凄美的画面,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美好消逝的感慨。
“桑枝千层拂人马,春寒梦绕高丘下。”最后两句以桑枝拂过人马的形象,结合春寒与梦境,营造出一种既现实又梦幻的氛围,表达了对自然与梦境之间界限的探索,以及对生命短暂与永恒的思考。
整体而言,《天上谣》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邃的情感,构建了一个充满想象力和哲思的仙境世界,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宇宙、时间和生命的独特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