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念奴娇.周瑜宅》
《念奴娇.周瑜宅》全文
清 / 郑燮   形式: 词  词牌: 念奴娇

周郎年少,正雄姿历落,江东人杰。八十万军飞一炬,风卷滩前黄叶。楼舻云崩,旌旗电扫,熛射江流血。咸阳三月,火光无此横绝。

想他豪竹哀丝,回头顾曲,虎帐谈兵歇。公瑾伯符天挺秀,中道君臣惜别。吴蜀交疏,炎刘鼎沸,老魅成奸黠。至今遗恨,秦淮夜夜幽咽。

(0)
注释
周郎年少:《三国志·周瑜传》载,建安三年孙策授瑜建威中郎将,“瑜时年二十四,吴中皆呼为周郎”。
建安十三年破操军时他才三十四岁。
历落:清矫拔俗的样子。
江东:长江以东,指东吴。
风卷滩前黄叶:形容火势凶猛。
赤壁之战时曹操南征大军号称八十万,船舰泊于长江北岸赤壁之下,周瑜部将黄盖献火攻之计,遂烧操战船并延烧岸上营垒,操军败退。
楼橹:古时作战供侦察、防守和攻城用的木制高台,这里指曹军的战船。
熛:迸飞的火焰。
《史记·项羽本纪》:“项羽……烧秦宫室,火三月不灭。
”横绝:这里形容火势凶猛。
豪竹哀丝:指管弦乐器。
顾曲:《周瑜传》载:“瑜少精意于音乐,虽三爵之后,其有阙误,瑜必知之,知之必顾。
故时人谣曰:曲有误,周郎顾。
”虎帐:军中帅帐陈虎皮,故云。
中道:中年。
公瑾,周瑜字。
伯符,孙策字。
策,长沙太守孙坚之子,权兄。
坚死后,孙策割据江东吴、会稽等五郡,封吴侯。
孙策与周瑜是生死之交。
建安五年,策死,年仅二十六岁,故云“中道惜别”。
交疏:关系疏远。
炎刘:汉,刘姓,以火德王,故称。
老魅:指曹操。
周瑜临终前与孙权书:“修短命矣,诚不足惜,但恨微志未展,不复奉教命耳。

翻译
周瑜正年轻,雄姿英发,是江东出类拔萃的人才。曹操八十万大军被周瑜的火攻之计一举烧光。曹军为火攻所败,战船被焚,旌旗一空,死尸逐波,血染江水。项羽焚烧秦咸阳宫殿,也赶不上这次火势凶猛。
周瑜在军帐中听着音乐就指挥了这场战争。周瑜和孙策都天资挺秀,可惜在中年君臣就惜别了。赤壁战后,吴、蜀因争夺荆州连年攻战,加之东汉政权极度动荡不稳,因使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之计得以成功。周瑜死后,吴国终于灭亡,秦淮流水发出幽咽之声,宛如周郎叹恨不已。
鉴赏

这首清代词人郑燮的《念奴娇·周瑜宅》以周瑜为题材,通过对周瑜年轻时的英勇形象和他在赤壁之战中的壮举进行描绘,展现了其卓越的军事才能和英雄气概。词的上片回忆了周瑜火烧赤壁的辉煌战功,运用“八十万军飞一炬”、“楼舻云崩,旌旗电扫”等生动比喻,刻画出战争的激烈与壮观。下片则转而抒发对周瑜英年早逝的惋惜,以及他对国家分裂、英雄凋零的感慨。“公瑾伯符天挺秀”赞美了周瑜与孙策的英雄气质,“中道君臣惜别”表达了对二人友谊的怀念。最后,词人借“至今遗恨,秦淮夜夜幽咽”表达了对历史遗憾的深沉感慨,秦淮河的夜晚似乎也在低语着那些未能实现的统一梦想。整首词情感深沉,语言凝练,具有鲜明的历史感和怀古之情。

作者介绍
郑燮

郑燮
朝代:清   字:克柔   籍贯:江苏兴化   生辰:1693—1765

郑板桥(1693-1765),原名郑燮,字克柔,号理庵,又号板桥,人称板桥先生,江苏兴化人,祖籍苏州。康熙秀才,雍正十年举人,乾隆元年(1736年)进士。官山东范县、潍县县令,政绩显著,后客居扬州,以卖画为生,为“扬州八怪”重要代表人物。郑板桥一生只画兰、竹、石,自称“四时不谢之兰,百节长青之竹,万古不败之石,千秋不变之人”。其诗书画,世称“三绝”,是清代比较有代表性的文人画家。
猜你喜欢

春日郊行书与邓善之别五首·其三

动心趋蹶间,治气怜不早。

缓步勿贪高,登山良有道。

(0)

春日郊行书与邓善之别五首·其一

在山水非清,出山水非浊。

泉源但无壅,沧海端可学。

(0)

吉州道中三首·其一

书缄辨博藏三耳,禅付凭虚石六眸。

小郡岂容宽舞蹈,穷愁方著古阳秋。

(0)

梅岭题知事手卷

黄金台上客,大庾岭头春。

如是无诗句,梅花也笑人。

(0)

次韵宗道御史过峡

苍崖嵲巀奔东流,玉节招摇漾彩舟。

云锁千山萧寺古,霜清百尺瘴江秋。

白猿一去空长笑,骢马南来得壮游。

闻道遐荒歆帝力,家家麦饭老林丘。

(0)

桑乾河

几年朔客渡桑乾,野水潺潺滴沥寒。

回首燕南烟雨外,西风沙雁报平安。

(0)
诗词分类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诗人
崔旭 张建封 陈敬宗 联元 刘皂 李从周 张翰 李世熊 费密 刘苍 陈少白 董笃行 李吉甫 金地藏 文秀 魏良臣 柳开 李充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