芙蓉江上露凄凄,杨柳楼前月影低。
燕入朱门藏不见,马过花巷忆还嘶。
藕丝无力终愁断,萍叶随流不肯齐。
信有银河千万里,人间隔断路东西。
芙蓉江上露凄凄,杨柳楼前月影低。
燕入朱门藏不见,马过花巷忆还嘶。
藕丝无力终愁断,萍叶随流不肯齐。
信有银河千万里,人间隔断路东西。
这首明代诗人王稚登的《无题五首(其四)》描绘了一幅清冷而富有深意的画面。首句“芙蓉江上露凄凄”,以江面上的露珠渲染出清晨或夜晚的寒意,给人以孤寂之感。次句“杨柳楼前月影低”,通过低垂的月影和婆娑的杨柳,进一步强化了夜色的寂静和孤独。
第三句“燕入朱门藏不见”,燕子飞入豪门深宅,暗示了社会阶层的差距,表达了诗人对底层生活的同情和对权贵的隐晦批评。第四句“马过花巷忆还嘶”,马儿经过繁华的花巷,却只能发出嘶鸣,反映了马儿主人的孤独和无奈。
第五、六句“藕丝无力终愁断,萍叶随流不肯齐”,以藕丝和浮萍比喻人生的脆弱和漂泊,表达了诗人对命运无常的感慨。最后两句“信有银河千万里,人间隔断路东西”,借用牛郎织女的神话,象征着人世间的距离和隔阂,表达了诗人对理想与现实之间遥不可及的感叹。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景寓情,借物抒怀,展现了诗人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洞察和对人生无常的深深忧虑。
君自龙山逐电来,同游尽是不凡才。
宏农齿长姿容秀,京兆眉舒笑眼开。
太岳世家遗泽远,玉台新史锦云裁。
果然不负东篱约,斟酒花前杖履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