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句曲外史铁冠歌》
《句曲外史铁冠歌》全文
明 / 姚绶   形式: 古风

昔为柱史称铁冠,螭头屼立霜风寒。

归来野服山林下,不类峨然铁冠者。

句曲外史人中仙,此冠已馀二百年。

绣斑蚀铁铁欲穿,棱棱巧制铜色妍。

黄篾楼中想应贮,玉钩楼边旧行处。

二仪三纲浪得名,竹箨鹿皮无此清。

芙蓉吐花金玉并,铁叶细薄不易成。

外史星坛月明夜,醮礼茅君鹤曾借。

出尘风度向谁弹,坐看瑶池碧桃谢。

予号逸史云之东,发已种种今成翁。

冠乎冠乎磨冷铁,今铁曷能如古烈。

君不见古铁性烈今不如,作冠宁住仙人居。

流落四海幸属予,著之称我青霞裾。

(0)
鉴赏

这首《句曲外史铁冠歌》由明代诗人姚绶所作,通过对“铁冠”的描绘,展现了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邃的文化内涵。

开篇以“昔为柱史称铁冠”起笔,将“铁冠”与古代官职“柱史”相联系,赋予了其历史的厚重感。接着,“螭头屼立霜风寒”一句,通过形象的描绘,展现出“铁冠”在严寒中的坚韧与威严。随后,“归来野服山林下,不类峨然铁冠者”,诗人以对比手法,强调了“铁冠”从官场归隐山林后的不同风貌,暗示其超越世俗的高洁品格。

“句曲外史人中仙,此冠已馀二百年”,进一步赞美“铁冠”如同仙人般的超凡脱俗,历经岁月仍保持其独特魅力。接下来,“绣斑蚀铁铁欲穿,棱棱巧制铜色妍”两句,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铁冠”表面的锈迹与精致的铜色,展现了其历经沧桑而依然光彩照人的特质。

“黄篾楼中想应贮,玉钩楼边旧行处”则通过想象,将“铁冠”置于黄篾楼中,与玉钩楼形成对比,进一步强化了其独特地位。紧接着,“二仪三纲浪得名,竹箨鹿皮无此清”两句,通过对比,突出了“铁冠”在道德品质上的纯净与高雅。

“芙蓉吐花金玉并,铁叶细薄不易成”则以自然界的美好景象来比喻“铁冠”的珍贵与难得。最后,“外史星坛月明夜,醮礼茅君鹤曾借”两句,通过描述“铁冠”在神秘仪式中的使用,增添了其神圣与超凡的色彩。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语言,不仅赞美了“铁冠”的独特魅力,也表达了诗人对高洁品格的向往和追求。同时,通过对比古今、内外,强调了“铁冠”在不同情境下的不同意义,展现了其跨越时空的永恒价值。

作者介绍
姚绶

姚绶
朝代:明   字:公绶   号:谷庵   籍贯:浙江嘉兴大云寺   生辰:1422—1495

姚绶(1422—1495)明代官员、书画家。字公绶,号谷庵,又号仙痴、丹丘生、谷庵子、云东逸史,汉族,浙江嘉兴大云寺人。顺八年进士,官监察御史。著有《谷庵集》、《云东集》、《天人合旨》、《姚御史诗文》。
猜你喜欢

和同年马仲皋咏文韵·其四

听着啼鹃早惨神,谈经那复昔儒醇。

黄茅白苇秋风急,曾与夷门起战尘。

(0)

雨中纵笔书闷

飘零不奈木肠何,锦字凄凉雁字过。

犹有思亲千甸泪,秋来较似雨痕多。

(0)

与赵德明谈丁仲容作此寄之

江左诗人丁叟在,淮南木落看青山。

寻僧野寺秋风去,送客溪船夜月还。

八口艰难新歉后,廿年落魄醉吟间。

城南郭泰能携酒,得伴先生杖履閒。

(0)

都城春日再次前韵

卿云绚綵捧晴暾,春满皇都十二门。

苑树嫩黄烟着色,宫沟微绿雪消痕。

秧分过社新针水,麦种经秋秀被村。

愿见年丰人饱饭,广文官冷底须论。

(0)

送谢弘道福建理问

江东谢掾旧风流,十载艰虞此壮游。

节概红尘双短剑,功名沧海一归舟。

粤王故国官梅早,杨子新坟宿草秋。

君去望乡烦问讯,可无高士重南州。

(0)

次同年李子威御史韵·其一

日丽钩陈薄雾消,升平有象见熙朝。

尧阶云拥千官仗,楚分星回两使轺。

隼起青旻霜拂地,鸿飞紫海月当霄。

仙舟此日登瀛近,春水花光已动摇。

(0)
诗词分类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诗人
施耐庵 元顺帝 元文宗 杨景贤 商衟 高茂卿 岳伯川 邾仲谊 庾吉甫 脱脱 李寿卿 汪元亨 高文秀 不忽木 睢景臣 陈敷 胡奎 卢龙云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