遥山几叠天边碧。故教遮断天涯客。楼倚暮云端。
春风罗袖寒。与君千里别。共此关山月。
皓月一般明。君心怎敢凭。
遥山几叠天边碧。故教遮断天涯客。楼倚暮云端。
春风罗袖寒。与君千里别。共此关山月。
皓月一般明。君心怎敢凭。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超脱尘世、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境界。开篇"遥山几叠天边碧",通过远山的层叠和天际的苍翠,营造出一种深远的意境,同时也隐喻了诗人对高洁之境的向往。"故教遮断天涯客"则表达了一种超然物外、隔绝尘世纷扰的心态,这里的“故教”指的是过往的教诲或束缚,通过“遮断”一词,可以感受到诗人对于传统和现实的割裂。
"楼倚暮云端"这一句,则是对高耸之所依凭的描写。这里的“楼”不仅是一个物理空间,更象征着一种精神的栖息之地。而“春风罗袖寒”则通过细腻的感官描述,传达了一种清冷而淡雅的情怀。
"与君千里别。共此关山月"表达了对远方亲人的思念和不舍,以及在异乡他乡时,对共同经历过的月亮的依恋。这不仅是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也是一种情感寄托。
最后两句"皓月一般明。君心怎敢凭"则是一种自问自答,表达了诗人对于纯洁心灵的追求和对超凡脱俗境界的向往。在这里,“皓月”象征着一种清净无暇的心灵状态,而“君心”则是指诗人的内心世界。"怎敢凭"一词,则表达了一种自我审视与反思。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和内心情感的流露,展现了诗人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一种生活态度。
东风细儿三尺箠,日逐群鹅泛溪渚。
一朝里正办军程,取鹅拔翎鹅痛鸣。
一鹅取十十取百,东家取尽西家索。
明日输官官数亏,探囊出钱贿吏胥。
只见官司造弓矢,年年穷贼贼还起。
羽毛异类且不宁,民物况得遂其生。
君不见文王灵囿民同乐,麀鹿白鸟长翯翯。
钱塘之景天下无,我昔未游知画图。
吴山阑槛神仙壶,沙河灯火锦绣衢。
四城翠翘上灵隐,万象画舫游西湖。
孤峰梅花白雪庐,大堤杨柳黄金株。
百年风物未尽改,游子那得闻其初。
钱王觚棱堕秋芜,赵家宫殿佛鼓喧朝晡。
西风吹潮落越峤,夜角呼月沈姑苏。
刘郎妙趣世希有,五色灿烂披珊瑚。
请君一往览古昔,酹以千斛之酒鹅黄酥。
写以文考赋鲁城之笔千万字,吹以东坡吊孟德之箫声呜呜。
归来锦囊压蹇驴,与君共簸明月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