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帝萧秋届,黄姑佳会传。
推迁自天运,离别亦神仙。
何处曝衣阁,谁家乞巧筵。
屏张双兔鼓,盒闭小蛛钱。
那觅龟龙镜,宜亲翰墨篇。
高吟杜工部,早著祖生鞭。
白帝萧秋届,黄姑佳会传。
推迁自天运,离别亦神仙。
何处曝衣阁,谁家乞巧筵。
屏张双兔鼓,盒闭小蛛钱。
那觅龟龙镜,宜亲翰墨篇。
高吟杜工部,早著祖生鞭。
此诗《七夕六韵》由清朝诗人弘历所作,描绘了七夕节的浪漫与神话色彩。开篇“白帝萧秋届,黄姑佳会传”,以白帝和黄姑象征牛郎织女,点明了七夕节的神话主题。接着“推迁自天运,离别亦神仙”两句,表达了时间的流转与天人之间的离合,既有自然规律的无奈,也有超脱世俗的仙界情感。
“何处曝衣阁,谁家乞巧筵”描绘了人们在七夕节的习俗活动,如在露天晾晒衣物(曝衣)和向织女祈求心灵手巧(乞巧)。接下来的“屏张双兔鼓,盒闭小蛛钱”则进一步展示了节日的仪式感,通过装饰和祭品来表达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爱情的祝福。
“那觅龟龙镜,宜亲翰墨篇”一句,暗含了对智慧与文采的追求,同时也暗示了七夕节不仅仅是关于爱情的节日,也是关于个人成长与自我提升的时刻。最后,“高吟杜工部,早著祖生鞭”引用杜甫的诗句和祖逖的典故,表达了对文学创作的热爱以及对勤勉努力的倡导,将七夕节的文化内涵拓展至更广阔的领域。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现了七夕节的传统习俗和神话故事,还融入了对人生、爱情、智慧和努力的深刻思考,体现了诗人对传统文化的深厚理解和独特见解。
有客来自飞云巅,片帆已饱江门烟。
不辞触热问奇字,却欲买赋窥文园。
黄云赤日莽如许,青天白眼胡为然。
请君更语吕安驾,道我已泛王猷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