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云黯澹压边楼,雪满黄河冻不流。
野烧连山胡马绝,何人月下唱《凉州》。
暮云黯澹压边楼,雪满黄河冻不流。
野烧连山胡马绝,何人月下唱《凉州》。
这首明代诗人谢榛的《塞上曲(其四)》描绘了一幅边塞冬日景象。首句“暮云黯澹压边楼”以傍晚低垂的暗淡云层烘托出边关楼阁的压抑与荒凉,展现了边塞的辽阔与苍茫。次句“雪满黄河冻不流”进一步强化了冬季的严寒,黄河被冰雪覆盖,河水似乎凝固,静止不动,象征着边疆的寂静和战争的暂停。
第三句“野烧连山胡马绝”通过“野烧”(野外的火光)和“连山”的映衬,暗示了战争的痕迹和敌踪的消失,胡马(可能指敌人的骑兵)已经远去,边疆暂时恢复了平静。最后一句“何人月下唱《凉州》”以疑问的方式,借问在这样的月夜下,是否还有人会独自吟唱《凉州词》,这可能是对戍边战士的思念,也可能是对战争残酷的反思,给人留下深沉的遐想空间。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景寓情,通过边塞的自然景色和战争的遗迹,表达了诗人对边疆将士的同情以及对战争带来的哀思。
南陌日长春已半,天风犹寒室妇叹。
咄哉室妇尔何为?卉衣廪粟充冻饥。
饱煖无忧乐以嬉,乃此屡叹将有私。
室妇涕泗言复咽,食鲜袂良焉足说。
近闻官家赈贫民,雄保诸州已捐瘠。
翁姑带索行累累,弱儿失爷夫失妻。
哀号村空野树槁,蔀屋见斗饿鼠啼。
县令具名报大府,星火符来应期聚。
索钱买饼饲公卒,书券质田问邻主。
艰难憔悴不易状,谁实为之俾无养。
呜呼吾人痛切肤,忍死莫作盗贼徒。
君不见苍鹰乳虎有司靡,何但岁凶人化鬼。
昔我七世上,养马洮河西。
六世徙天山,日日闻鼓鼙。
金室狩河表,我祖先群黎。
诗书百年泽,濡翼岂梁鹈。
尝观汉建国,再世有日磾。
后来兴唐臣,胤裔多羌氐。
春秋圣人法,诸侯乱冠笄。
夷礼即夷之,毫发各有稽。
吾生赖陶化,孔阶力攀跻。
敷文佐时运,烂烂应璧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