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郡饥民望使轺,阳春有脚不辞遥。
更须速返鄱君国,莫遣诗筒久寂寥。
九郡饥民望使轺,阳春有脚不辞遥。
更须速返鄱君国,莫遣诗筒久寂寥。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王十朋所作的《送何宪行部趣其早还》。诗中以“九郡饥民望使轺”开篇,描绘了九个郡县的饥民期盼着使者到来的情景,形象地表达了百姓对官员的深切期待与渴望。接着,“阳春有脚不辞遥”一句,运用了拟人的手法,将春天比作有脚的使者,不远万里带来生机与希望,既赞美了春天的美好,也寓意着官员应如春日般温暖人心,不畏艰难,为百姓谋福利。
“更须速返鄱君国”则表达了对官员尽快返回治理之地的期望,体现了对官员勤政爱民的赞扬。最后,“莫遣诗筒久寂寥”一句,通过“诗筒”这一意象,巧妙地将官员与百姓之间的沟通联系起来,希望官员能及时回应百姓的诉求,避免让这种沟通渠道长时间处于沉默状态,强调了官员与民众之间应保持密切联系的重要性。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官员职责和百姓期待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官员勤政爱民、关注民生的深情呼唤,以及对官员与百姓之间良好互动关系的向往。
南岳后,累任作祠官。试说与君看。
仙都玉局才交卸,新衔又管华州山。
怪先生,吟胆壮,饮肠宽。去岁拥、旌旗称太守。
今岁带、笭箵称漫叟。慵入闹,惯投闲。
有时拂袖寻种放,有时携枕就陈抟。
任旁人,嘲潦倒,笑痴顽。
雨凄迷,风料峭。情绪被花恼。
白白红红,满地无人扫。
可堪解佩盟寒,坠楼命薄,更杜宇、枝头闲煼。
绿阴绕。青帝结束匆匆,转眼朱明了。
怕与春辞,茗艼玉山倒。
后期觉做明年,春年年好,却不道、明年人老。
风露洗玉宇,星斗灿银潢。
云间笙鹤来下,人世变凄凉。
九转金丹成后,一朵红云深处,玉立侍虚皇。
却笑跨夺子,草草梦黄粱。君记否,齐桓□,鲁灵光。
中原公案未了,直下欠人当。
试问玉门关外,何似金銮殿上,此段及平章。
富贵倘来耳,万代姓名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