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作风尘客,生涯寄钓纶。
江湖孤棹远,烟雨一竿贫。
鼓枻同渔父,藏名比富春。
武陵溪尚在,为我问迷津。
不作风尘客,生涯寄钓纶。
江湖孤棹远,烟雨一竿贫。
鼓枻同渔父,藏名比富春。
武陵溪尚在,为我问迷津。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逸于江湖之上的渔者形象,通过生动的笔触展现了其远离尘嚣、寄情山水的生活状态。诗人以“不作风尘客”开篇,直接点明了渔者的身份与追求,他选择了一种与世无争、超然物外的生活方式,将自己寄托于垂钓之中,寻求心灵的宁静与自由。
“生涯寄钓纶”一句,进一步强调了渔者生活的本质——钓鱼成为了他生活的主要内容,也是他精神寄托的所在。接下来,“江湖孤棹远,烟雨一竿贫”两句,运用了典型的自然景观来烘托渔者的生活环境和心境。广阔的江湖、孤独的船只、朦胧的烟雨、简陋的一竿,这些元素共同营造出一种超脱世俗、淡泊名利的氛围,体现了渔者虽身处贫穷却心怀高远的精神境界。
“鼓枻同渔父,藏名比富春”则表达了渔者与古代渔父相似的生活态度和追求。他们或许并不追求名利,而是乐于与自然和谐共处,过着简单而充实的生活。这里的“富春”可能指的是富春江,是中国古代文人墨客常提及的隐逸之地,象征着理想的避世之所。
最后,“武陵溪尚在,为我问迷津”一句,借用桃花源的故事,表达了对理想世界的向往与探寻。桃花源是一个充满神秘色彩的地方,代表着逃避现实、寻找心灵归宿的理想境地。诗人在这里借渔者之口,表达了对未知世界的好奇与探索欲望,同时也暗示了对现实生活中困惑与迷茫的反思。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渔者生活的细腻描绘,展现了其超凡脱俗、追求内心平静与自然和谐的生活态度,以及对理想世界的向往与探索,充满了浓厚的隐逸情怀和哲学思考。
帘栊莫怨东风晚,年年燕莺催老。
丽日总关情,检金奁初稿。碧螺眉黛扫。
待相约、绿窗吟啸。暗惜尊前,却妨云梦,几经愁抱。
肠断是黄昏,嗟孤负、分茶斗签才调。
绮思剔心心,引新词绝妙。笔端春未杳。
倚人醉语香花貌。省多少、刻骨缠绵,奈艳阳非早。
忆窥宋墙东风絮。冉冉吹香,书楼深户。
永巷留痕,绮窗相倚暗心许。乱红如雾。
烦恼里,消魂苦。总道有情天,却断梗飘萍何处。
前度。记花边旧约,帐底坠欢重数。漫云又雨。
被兵火、仓皇惊去。
想飞燕、画栋谁家,听芳草、瑶台有路。
纵秋梦无凭,难遣离愁一缕。
一抹斜阳,凝望里、遥迷平楚。恣狂朋酒阑笑语。
共西溪佳丽访,晚霞秋树。如在画屏,放舟钓浦。
伫长桥穿月下,蚁人难数。尽情欢、乍来又去。
愿年年作纵醉,石湖游旅。留此胜踪,剪镫话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