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机不露,万机寝削。今日当阳,提者一著。
荆山之玉轻抵鹊。
一机不露,万机寝削。今日当阳,提者一著。
荆山之玉轻抵鹊。
这首诗出自宋代禅宗诗人释月涧的《偈颂一百零三首》中的第四十二首。诗中运用了禅宗的言外之意和象征手法,旨在传达一种超脱世俗、直指心性的禅理。
“一机不露,万机寝削。” 开篇即以“一”与“万”的对比,暗示在禅宗修行中,真正的智慧并非繁复的技巧或众多的法门,而是通过简朴、直接的方式,达到心灵的净化与觉醒。这里的“机”指的是时机、方法或手段,“不露”与“寝削”则分别表达了隐藏与消减的意思,强调了在修行过程中,不应追求表面的活动或形式,而应深入内心,去除杂念,达到内心的平静与清明。
“今日当阳,提者一著。” 这一句进一步阐述了在修行的当下,面对光明(象征真理或觉悟),只需抓住一个关键点或核心思想,就能开启智慧之门,达到心灵的觉醒。这里的“提者一著”意味着抓住并实践一个核心的修行方法或理念,即可引领整个修行过程,实现精神的升华。
“荆山之玉轻抵鹊。” 最后一句以荆山之玉比喻珍贵的智慧或真理,将其与轻抵鹊(可能象征着轻视或忽视)相对比,强调了即使是最宝贵的智慧,也容易被人们忽视或误解。这句诗提醒读者,在追求真理或智慧的过程中,要保持谦逊和警觉,避免因外界的干扰或自我的偏见而错失了真正重要的东西。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形象生动的语言,探讨了禅宗修行的核心理念——简朴、直接地触及内心,抓住关键点,避免外在的纷扰,最终达到心灵的觉醒与智慧的显现。
绣幄鸳鸯柱。
红情密,腻云低护秦树。
芳根兼倚,花梢钿合,锦屏人妒。
东风睡足交枝,正梦花、瑶钗燕股。
障滟蜡、满照欢丛,嫠蟾冷落羞度。
人间万感幽单,华清惯浴,春盎风露。
连鬟并暖,同心共结,向承恩处。
凭谁为歌长恨,暗殿锁、秋灯夜语。
叙旧期、不负春盟,红朝翠暮。
万壑蓬莱路。
非烟霁,五云城阙深处。
璇源媲凤,瑶池种玉,练颜金姥。
长虹梦入仙怀,便洗日、铜华翠渚。
向瑞世、独占长春,蟠桃正饱风露。
殷勤汉殿传卮,隔江云起,暗飞青羽。
南山寿石,东周宝鼎,千秋巩固。
何时地拂龙衣,待迎入、玉京阆圃。
看□□、剩拥湖船,三千彩御。
翠匝西门柳。
荆州昔,未来时正春瘦。
如今剩舞,西风旧色,胜东风秀。
黄粱露湿秋江,转万里、云樯蔽昼。
正虎落、马静晨嘶,连营夜沈刁斗。
含章换几桐阴,千官邃幄,韶观还奏。
席前夜久,天低宴密,御香盈袖。
星槎信约长在,醉兴渺、银河赋就。
对小弦、月挂南楼,凉浮桂酒。
柳色春阴重。
东风力,快将云雁高送。
书檠细雨,吟窗乱雪,井寒笔冻。
家林秀橘霜老,笑分得、蟾边桂种。
应茂苑、斗转苍龙,唯潮献奇吴凤。
玉眉暗隐华年,凌云气压,千载云梦。
名笺澹墨,恩袍翠草,紫骝青鞚。
飞香杏园新句,眩醉眼、春游乍纵。
弄喜音、鹊绕庭花,红帘影动。
病渴文园久。
梨花月,梦残春故人旧。
愁弹枕雨,衰翻帽雪,为情僝僽。
千金醉跃骄骢,试问取、朱桥翠柳。
痛恨不、买断斜阳,西湖酝入春酒。
吴宫乱水斜烟,留连倦客,慵更回首。
幽蛩韵苦,哀鸿叫绝,断音难偶。
题红泛叶零乱,想夜冷、江枫暗瘦。
付与谁、一半悲秋,行云在否。
万里关河眼。
愁凝处,渺渺残照红敛。
天低远树,潮分断港,路回淮甸。
吟鞭又指孤店。
对玉露金风送晚。
恨自古、才子佳人,此景此情多感。
吴王故苑。
别来良朋鸦集,空叹蓬转。
挥毫记烛,飞觞赶月,梦销香断。
区区去程何限。
倩片纸、丁宁过雁。
寄相思,寒雨灯窗,芙蓉旧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