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子念家意,远行投驿心。
乱鸦争噪晚,宿鸟已归林。
渐觉残阳尽,更忧前港深。
云师颇知足,久久困狂霖。
客子念家意,远行投驿心。
乱鸦争噪晚,宿鸟已归林。
渐觉残阳尽,更忧前港深。
云师颇知足,久久困狂霖。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外漂泊时的思家之情和旅途中的艰辛。开篇“客子念家意,远行投驿心”表现了诗人作为远方的游子,对家乡的深切思念和对旅途中简陋住所的无奈选择。
"乱鸦争噪晚,宿鸟已归林"这一句通过描写傍晚时分乌鸦的叫声和其他鸟儿返回树林的情景,营造出一种孤独与不安的氛围,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夜幕降临时的心境。
“渐觉残阳尽,更忧前港深”则表达了随着太阳下山,诗人对前方路程的担忧增加,特别是面对更为艰难险阻的旅途,心中充满了不安。
最后,“云师颇知足,久久困狂霖”这句通过比喻“云师”(即云中的神灵)不知满足,以及诗人长时间被暴雨困扰,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内心的不平和对自然力量的无奈。
总体来说,这首诗以其深沉的情感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古代文人在旅途中的孤独与挑战,以及他们对于归属与安全的渴望。
记新楼试酒,上客回车,初识能歌。
几许怜才意,觉援琴意动,授简情多。
青鸾昼下缥缈,烟雾隔轻罗。
还自有人猜,素巾承汗,微影双蛾。
西陂千树雪,欲绝世乘风,下照沧波。
怪倚春憔悴,扁舟月上,草草相过。
少年翰墨相误,幽恨愧星河。
谁为语伶玄,秋风并冷双燕窠。
阆苑归来,因醉上、瑶台第一层。
洞天深处,年年不夜,日日长春。
万花妆烂锦,散异香,馥郁留人。
便乘兴,命玉龙吟笛,彩凤吹笙。身轻。
先逢瑞景,众中先识董双成。
佩环声丽,舞腰袅袅,浓艳腾腾。
翠屏金缕枕,绣被软,梦冷槐清。乐蓬瀛。
愿南山同寿,北斗齐龄。
四时美景,正年少赏心,频启东阁。
芳酒载盈车,喜朋侣簪合。
杯觞交飞劝酬献,正酣饮、醉主公陈榻。
坐来争奈,玉山未颓,兴寻巫峡。歌阑旋烧绛蜡。
况漏转铜壶,烟断香鸭。犹整醉中花,借纤手重插。
相将扶上,金鞍騕袅,碾春焙、愿少延欢洽。
未须归去,重寻艳歌,更留时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