犹记琼林锡宴时,平轩折得好花归。
而今花与人何在,日暮江东云自飞。
犹记琼林锡宴时,平轩折得好花归。
而今花与人何在,日暮江东云自飞。
这首诗是宋末元初的文学家王义山所作,名为《挽平轩王府判(其二)》。诗中流露出一种淡淡的哀愁和对逝去时光的追念。
“犹记琼林锡宴时”,开篇便是对往昔盛会的回忆,琼林指的是皇家的宝殿,“锡宴”则是一种宴请宾客的场合。诗人提及“平轩折得好花归”,这里的“平轩”可能指代王府中的马车,而“折得好花归”则是说在宴会上,作者折下了美丽的花朵带回。这两句描绘了一种繁华与欢乐的景象,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对昔日荣华的怀念。
然而,随后的“而今花与人何在”一问,则是对过往美好已不复存在的一种感慨。这里的“花”既可以理解为那些已经凋谢的鲜花,也可比喻那些逝去的人或事物。而“何在”则表达了诗人对于过去的迷茫和寻找。
最后,“日暮江东云自飞”,这句则是对现实与梦想之间落差的一种描述。日暮,天色已晚;江东,指的是江水之东的某个地方;“云自飞”则形象地描绘了自由飘逸却又无着无落的云朵。这一句不仅描写了自然景观,也暗含了诗人对现实与理想之间差距的感慨。
总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比昔日的繁华和现在的空寂,表达了一种物是人非、时光易逝的哀愁。同时,它也映射出诗人对于个人命运与时代变迁无常的深刻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