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打风吹绿渐稀,十年种柳已成围。
晚霞祗作须臾影,送尽飞鸿不肯归。
雨打风吹绿渐稀,十年种柳已成围。
晚霞祗作须臾影,送尽飞鸿不肯归。
这首诗描绘了登城所见的自然景象与情感体验,充满了深沉的哲理与对时间流逝的感慨。
首句“雨打风吹绿渐稀”,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风雨中植被逐渐凋零的景象,暗示着生命的脆弱与自然界的无情更迭。这里的“绿”象征生机与希望,而“稀”则表达了这种生命力在风雨摧残下的衰减,预示着美好事物的短暂与易逝。
次句“十年种柳已成围”,通过对比手法,将个人的辛劳与时间的漫长相对比。十年间,原本种下的柳树已经长成了一片树林,形成了一个绿色的包围圈。这不仅展现了时间的流逝和成长的过程,也隐含了诗人对于岁月流转、生命成长的感慨。
第三句“晚霞祗作须臾影”,将目光转向天空,描绘了短暂而美丽的晚霞。晚霞虽美,却只是瞬间的光影,如同人生中的美好时刻,转瞬即逝。这里运用了“祗作”一词,强调了晚霞的短暂性,进一步深化了对时光易逝、美好难留的思考。
最后一句“送尽飞鸿不肯归”,以飞鸿(大雁)为意象,表达了诗人对时间流逝的无奈与不舍。飞鸿南来北往,象征着自由与迁徙,但即使在诗人的眼中,它们也无法停留,最终还是远去。这一句不仅抒发了对自然规律的尊重,也寄托了诗人对永恒与不变的渴望,以及对生命短暂的深深叹息。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巧妙地融入了对时间、生命、变化与永恒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敏锐的观察力和丰富的情感世界。
海门秋气横江来,怒涛殷地如奔雷。
苍龙教子习潮势,排风喷雪烟云开。
忆昔深潭事冲举,直上穹霄轻一羽。
曾嘘数滴翻瓢浆,散作九州三日雨。
只今回顾思潜踪,引子不敢施神通。
却愁幼小易飘忽,一瞬万里天无功。
我闻灵物多奇异,潜飞大小皆随意。
画师恐是张僧繇,写向生绡若真致。
龙今育子犹世人,古来有欲皆可驯。
何当重起豢龙氏,爱养留作商岩臣。
太常侍祠水苍佩,内相夜下金莲烛。
皇家结网未曾疏,亦有佳人在空谷。
一从唐赋变辽律,仰视折杨犹雅曲。
云台勋业一青衫,被发操戈踵相属。
筋疲力涸仅乃得,墨水一升凡几辱。
英雄俛首入彀中,举世悉然非子独。
子家口众亲又老,岁月旨甘须寸禄。
荐书闻说过南宫,冷暖人情到僮仆。
我初与子偕计吏,人后人前随碌碌。
不惭齐客售鼓瑟,颇为荆人悲献玉。
一诗今日送君行,万里秋风看鸿鹄。
功名前路知不免,鸡黍后期良未卜。
锦标无用咤龙头,帛书且当传雁足。
人比黄花瘦几多。面风帘幕柰愁何。
归来重与画双蛾。
古砚千年留瑑刻,断碑几度共摩挲。
因缘流转可怜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