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天特重耕织事,思以垂象于三光。
日月东西轮转更无暇,乃付丽天星宿一为织女一为牵牛郎。
试看织女机丝万古无停歇,讵其所重锦七襄。
世间粗布大茧皆所遗,风人何谬云不成报章。
牵牛示人耕作苦,乌犍终岁居其旁。
夫耕妇织并勤力,星犹如此人其敢不蘉。
今夕乃七夕,未能免俗聊陈供养设酒浆。
嘉禾瑞茧非所愿,但愿比户寒得衣、饥得食,各知重农桑,岂学人家儿女子筵前咄咄诉衷肠。
皇天特重耕织事,思以垂象于三光。
日月东西轮转更无暇,乃付丽天星宿一为织女一为牵牛郎。
试看织女机丝万古无停歇,讵其所重锦七襄。
世间粗布大茧皆所遗,风人何谬云不成报章。
牵牛示人耕作苦,乌犍终岁居其旁。
夫耕妇织并勤力,星犹如此人其敢不蘉。
今夕乃七夕,未能免俗聊陈供养设酒浆。
嘉禾瑞茧非所愿,但愿比户寒得衣、饥得食,各知重农桑,岂学人家儿女子筵前咄咄诉衷肠。
此诗《七夕漫作》由清朝诗人弘历所作,借七夕佳节之契机,抒发了对农桑重要性的深刻认识与对民众生活的关切之情。
开篇即以“皇天特重耕织事”点明主题,强调天地间重视农耕与纺织的意义。接着,诗人巧妙地将日月星辰与人间的织女和牵牛郎相联系,通过自然界的轮回与人间劳作的对比,形象地描绘出农事的辛劳与织女的勤劳。织女的机丝“万古无停歇”,象征着农人耕作的不懈努力,而她所织之锦虽珍贵,却并非仅限于奢华,而是寄寓了对普罗大众生活所需的关注。
诗人进一步指出,世间粗陋之布与大茧,虽非织女所关注的重点,却恰恰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必需品。此处暗含对当时社会物质分配不均的反思,以及对普通民众生活状态的深切同情。
随后,诗人以“牵牛示人耕作苦”引入对农民劳作艰辛的描述,通过“乌犍终岁居其旁”的形象比喻,生动展现了农民一年四季不息的劳作场景。在这样的背景下,“夫耕妇织并勤力”不仅赞美了夫妻间的相互支持,也强调了男女共同参与农事的重要性。
最后,诗人将话题转向七夕之夜,这一传统节日不仅是爱情的象征,也是对农事丰收的期盼。他希望借此机会,让家家户户都能享受到温暖与饱足,认识到农桑之重,而非仅仅追求物质上的奢华享受。通过“嘉禾瑞茧非所愿,但愿比户寒得衣、饥得食”一句,表达了诗人对社会公平与和谐的向往,以及对民众基本生活需求的深切关怀。
整首诗以七夕为引子,通过自然与人类活动的对比,以及对农事与民生的深入思考,展现了诗人对社会现实的洞察与对理想社会的憧憬。语言流畅,情感真挚,体现了弘历作为一位深具人文关怀的帝王诗人的独特风采。
少梦多生人,老梦多逝者。
俗云与鬼邻,此语齐东野。
我从不寻梦,醒则如烛灺。
非智亦非愚,焉能免挦扯。
有时梦故友,琴书杂杯斝。
有时梦乡园,霭霭纷榆社。
有时梦流窜,翳树避奔马。
独不梦太平,缘悭接宜榼。
昨夕梦二亲,絮语话楸槚。
心知幽明隔,有乐在泉下。
晨鸡顿不情,痛泪枕边泻。
所慕日已近,所恋日已寡。
薤露与朝曦,皮骨馀一把。
暂作梦中身,说梦可聊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