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去临川书西津渔家》
《去临川书西津渔家》全文
宋 / 张孝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作客临川又一年,却寻归路浅滩船。

宦游到处真聊尔,别恨何须更黯然。

夹道长红惭父老,绕城浓碧记山川。

无端此地成留滞,定自从渠有宿缘。

(0)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张孝祥所作的《去临川书西津渔家》。诗中描绘了诗人离别临川时的复杂心情与对这片土地的深厚情感。

首联“作客临川又一年,却寻归路浅滩船”,诗人以第一人称叙述,表达了自己在临川居住一年后,即将离开的不舍之情。他寻找着归途,乘着小船,踏上返回的旅程。这一句通过“又一年”和“却寻归路”的对比,突出了时间的流逝和个人命运的流转。

颔联“宦游到处真聊尔,别恨何须更黯然”,诗人反思自己的仕途生涯,认为四处漂泊的官场生活不过是过眼云烟,不必为离别而过分哀伤。这里既有对官场生活的厌倦,也有对人生短暂的感慨。

颈联“夹道长红惭父老,绕城浓碧记山川”,诗人离开时,道路两旁的红花让父老乡亲感到羞愧,因为这美景是他们所创造的;环绕城市的绿意盎然的山川,让诗人深深铭记。这两句通过景物描写,表达了诗人对当地自然风光和人民的感激与怀念。

尾联“无端此地成留滞,定自从渠有宿缘”,诗人感叹自己为何会在此地停留,似乎与这个地方有着不解之缘。这一句既是对自身命运的疑问,也是对临川这片土地的深情告白。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表达和生动的场景描绘,展现了诗人离别之际的复杂心情,以及对临川这片土地的深厚情感。

作者介绍
张孝祥

张孝祥
朝代:宋   字:安国   号:于湖居士   籍贯:简州(今属四川)   生辰:1132年-1169年

张孝祥(1132年—1170年),字安国,别号于湖居士,汉族,历阳乌江(今安徽和县乌江镇)人[1][2],卜居明州鄞县(今浙江宁波)。南宋著名词人,书法家。为唐代诗人张籍之七世孙;父张祁,任直秘阁、淮南转运判官。张孝祥生于明州鄞县(今浙江宁波),少年时阖家迁居芜湖(今安徽省芜湖市)。绍兴二十四年(1154年),张孝祥状元及第,授承事郎,签书镇东军节度判官。
猜你喜欢

登焦山二首·其二

早鞍沾宿霭,夕楫漾晴晖。

岁稔登新谷,山寒御夹衣。

幽威广殿角,高遁故庵扉。

稍悔鱼竿手,频年事鞅鞿。

(0)

王东卿惠墨戏副之以诗因次韵谢之·其四

玉篸罗带故依然,吏部文章二百年。

画笔诗篇两奇绝,正须妙手写龙渊。

(0)

临江仙·其五

琪树鸾栖花露重,依稀兰洞风光。

玉人相对自生凉。翠鬟琼佩,绰约蕊珠妆。

宝瑟声沈清梦觉,夜阑明月幽窗。

可堪襟袂惹馀香。断云残雨,何处认高唐。

(0)

野花

草木送春归去后,山花种种自然开。

略无醉倒游人至,自有交情戏蝶来。

日暖欲令纷锦绣,风和未遣委莓苔。

清幽浑绝嚣尘态,应遣青阳恨莫陪。

(0)

寄题喻高士澹轩

世事邯郸枕,生涯老子书。

能知澹中味,雅称竹间居。

石径排云入,霜根带月锄。

纷华不到眼,赢得玩清虚。

(0)

以太湖石响板为文季寿

太湖中心洞庭山,千岩万壑高孱颜。

风涛舂撞自太古,漱成乐石如雕剜。

玲珑中空穷变态,奇奇怪怪罗沧湾。

良工巧手琢威凤,片云承足同飞翻。

叩之五声八音足,疑有仙风摇佩环。

月卿蜚声塞宇宙,文如九苞瑞世间。

祇今在治真若凤,朝阳一鸣闻九关。

先从鹓阁掌帝制,径上鸾台领朝班。

德既不衰石不泐,祝公遐寿如彭篯。

(0)
诗词分类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诗人
高珩 董思恭 吴锡麒 宋江 蔡允恭 陈寿 惠洪 阮瑀 赵彦昭 郭苍 瞿式耜 李义府 萧悫 蔡确 长孙无忌 周济 阮逸女 谈迁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