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种芥》
《种芥》全文
宋 / 方岳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

不论青紫已离离,烟湿春畦手自治。

一笑摩挲空洞腹,是间尽纳几须弥。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zhǒngjiè
sòng / fāngyuè

lùnqīngyān湿shīchūnshǒuzhì

xiàokōngdòngshìjiānjìn

注释
不论:无论。
青紫:古代官员的服饰,这里指官职。
离离:形容官职离去的状态。
烟湿:烟雨湿润。
春畦:春天的菜园子。
自治:自己耕作管理。
一笑:微笑。
摩挲:抚摸。
空洞腹:空荡的肚子,比喻内心空虚。
是间:这里,指眼前的小空间。
尽纳:全部容纳。
几须弥:须弥,佛教中的大山,此处形容极大空间。
翻译
不管官职已经远去,烟雨中亲手耕作田地。
微笑抚摸着空荡的肚子,这小小的空间能容纳多少世界。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田园生活的画面,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刻画,表达了自己超脱尘世、自在享受农事乐趣的情怀。

“不论青紫已离离”一句,写出了春天种植时节的来临,青紫指的是花草树木的颜色变化,而“离离”则描绘出植物生长的繁茂景象。这里诗人并没有过多停留在具体的颜色之上,而是通过这种自然界的变迁,暗示了季节更替和生命力度。

接着,“烟湿春畦手自治”一句,则展现了诗人亲自动手种植的情景。这里“春畦”指的是春天时分割好的田地,而“手自理”则表达出诗人亲手整治这些田地,体现了一种对土地的热爱和对劳动生活的投入。

“一笑摩挲空洞腹”这句,则是诗人在劳作之余,对自然界的一种感受和享受。这里的“一笑”代表了诗人的愉悦心情,而“摩挲空洞腹”则是一种形象的描写,可能指的是山谷或大地,这里的“空洞腹”给人以深邃广阔之感。

最后,“是间尽纳几须弥”一句,则是在表达诗人的心境和对自然界的一种融入与认同。这里的“是间”暗示了一种时间上的流逝,而“尽纳”则意味着将所有事物都包容在内,形成一个整体。而“几须弥”则是一种数量的极致表达,强调了诗人对大自然万象的全然接纳和欣赏。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与生动的笔触,展示了一幅田园诗意境,让读者仿佛能感受到诗人在劳作中获得的精神满足和心灵的平静。

作者介绍
方岳

方岳
朝代:宋   字:巨山   号:秋崖   籍贯:祁门(今属安徽)   生辰:1199~1262

方岳(1199~1262),南宋诗人、词人。字巨山,号秋崖。祁门(今属安徽)人。绍定五年(1232)进士,授淮东安抚司□官。淳□中,以工部郎官充任赵葵淮南幕中参议官。后调知南康军。后因触犯湖广总领贾似道,被移治邵武军。后知袁州,因得罪权贵丁大全,被弹劾罢官。后复被起用知抚州,又因与贾似道的旧嫌而取消任命。 
猜你喜欢

忆江南.题吴华卿一诗一研图

清芬渺,三泖昔栖迟。

断石不随云景幻,一编重把琐窗西。恻恻夜乌啼。

(0)

虞美人·其十四

秋分一写红棠怨。滴泪羞人见。玉珰缄札寄相怜。

一尺翠盘珠露篆心莲。蓝云染黛新州石。

字字蚕红织。锦心争似藁人痴。

惯写草花新样小家诗。

(0)

三姝媚.盛夏小雨骤晴,北池荷花遽开三朵,翠婉红娇,倚风如笑,为赋此词

娇云含靓雨。正金明池边,润回芳础。

十里风荷,绕苑墙西望,翠深银浦。

绰约红衣,频问讯、韶年三五。

半晌阴岑,又绮日笼金,尽收绡雾。休更怜侬心苦。

看品字花开,绿幡低护。

润脸融酥,照玉波如镜,晚霞娟楚。

笑倚三妃,浑不似、湘天风露。

愿借红房十丈,双栖翠羽。

(0)

内家娇.大壮、匪石各以新词赋恨,余生离死别兼而有之,感怆继声,情不能已

彩剪钗幡,螭盘金纽,尘影梦痕难继。

凄迷夜雨,摇荡东风,乱扑花枝红坠。

绣线帖残臂粉,金炉篆销心字。

问半生、最有江淹恨赋,消遣何自。故里。

繁华情远系。正菡萏吹香气。想吴船清事。

又老柳萦肠,怒波涨泪。

绕枕虫声如语,排云雁书谁寄。

伫追逐、落日扶桑,漫教一味愁悴。

(0)

丁香结

残鴂辞芳,冷蝉偎叶,霜讯乍回鸳绮。

正语纱烟细,步素袜、淡月微窥庭际。

泛红流艳尽,宫词怨、旧笛漫倚。

邮亭风紧,永夜傍枕、都无新意。还是。

放望眼高歌,又落词人暗泪。

影烛尘流,音桐爨咽,断零衣袂。

闲梦惊转故国,到处登临地。

知销魂无数,何况尊前镜底。

(0)

减字木兰花.二月十五日夜与赵德麟小酌聚星堂

春庭月午。摇荡香醪光欲舞。步转回廊。

半落梅花婉娩香。轻云薄雾。总是少年行乐处。

不似秋光。只与离人照断肠。

(0)
诗词分类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诗人
王彦泓 苏泂 孔平仲 李新 董嗣杲 霍与瑕 林大春 成廷圭 郑善夫 李锴 童轩 张翥 陶安 孙觌 释绍昙 耶律铸 姜特立 郑真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