溪上看来兴潇洒,月中照见影横斜。
连枝微带几点雪,隔叶初开三两花。
蟾映寒光金琐碎,鸥翻晴羽翠交加。
此君有约寻仙友,因过孤山处士家。
溪上看来兴潇洒,月中照见影横斜。
连枝微带几点雪,隔叶初开三两花。
蟾映寒光金琐碎,鸥翻晴羽翠交加。
此君有约寻仙友,因过孤山处士家。
这首诗描绘了竹林之外梅花盛开的景象,充满了清雅与宁静之美。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月光下梅树的绰约风姿和雪中梅花的清丽脱俗。
首句“溪上看来兴潇洒”,以溪水为背景,营造出一种悠然自得的氛围,暗示了诗人内心的闲适与自在。接着,“月中照见影横斜”一句,将月光与梅影巧妙结合,不仅描绘了梅树在月光下的姿态,更赋予了画面以动态感,仿佛梅影在水中轻轻摇曳。
“连枝微带几点雪,隔叶初开三两花”则进一步展示了梅树的形态与季节特征。雪花点缀在枝头,与初绽的梅花相映成趣,既表现了冬日的寒冷,又突出了梅花的坚韧与美丽。这句诗通过“连枝”与“隔叶”的对比,展现了梅树的繁茂与层次感。
“蟾映寒光金琐碎,鸥翻晴羽翠交加”两句,分别从视觉和听觉的角度,进一步丰富了画面的意境。月光如金琐碎般洒落,增添了夜晚的神秘与静谧;而鸥鸟在晴空中翻飞,羽毛在阳光下闪烁着翠绿的光芒,动静结合,生动活泼。
最后,“此君有约寻仙友,因过孤山处士家”两句,借用了“此君”(指竹)与“仙友”的形象,表达了诗人对高洁品格的向往与追求,同时也暗示了诗人与自然界的和谐共处。通过“孤山处士家”的描述,进一步强调了环境的清幽与诗人的隐逸情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竹外梅的细腻描绘,展现了冬日里的一抹生机与美好,以及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和内心世界的宁静与淡泊。
雾锁春风,烟埋秋月,一生心事全休。
恰雨窗吊古,检点鸳俦。
多少名姝珠泪,虚染就、锦笔银钩。
伤情处,金环不见,玉叶空留。
抬头,斜阳荒冢,原来是绮阁妆楼。
怅尘缘虽破,梦境难收。
说甚裁云好手,也几度、惊彻鸡筹。
沉吟久,知音罕嗣,若个能酬。
秋江水落波痕浅,平沙渺渺连天远。
白蘋红蓼满潇湘,枯苇黄芦迷汉沔。
鸿雁恒怜泽国秋,数声忽报楚天秋。
万里避寒违朔漠,几行带雪下汀洲。
云水微茫少矰缴,岁岁南来欢有托。
霜田岂乏稻粱谋,江村自得栖迟乐。
黄鹤楼前铁笛鸣,时惊嘹唳两三声。
湖通巴蜀寒烟净,天接荆衡暮景澄。
嗟尔迢迢自荒服,慕恋中华生计足。
行当懋德覆群生,尽使洪纤皆发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