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静偏明眼,山高不受尘。
晴沙栖白鸟,野渡集归人。
问字谁持酒,行歌有负薪。
娟娟孤月影,独觉向人新。
水静偏明眼,山高不受尘。
晴沙栖白鸟,野渡集归人。
问字谁持酒,行歌有负薪。
娟娟孤月影,独觉向人新。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的田园风光图景,同时也流露出诗人独自漫步时的心境和感受。从“水静偏明眼,山高不受尘”可见诗人在一个清晨或黄昏时分,面对一片清澈的湖水和巍峨的高山,这个环境给人的感觉是异常宁静和纯净,远离了世俗的喧嚣与污染。接下来的“晴沙栖白鸟”进一步增添了一种温馨和谐的氛围,似乎只有在这样的环境中,才能感受到生命的本真和平和。
诗人继续描绘景物,“野渡集归人”让人联想到农夫们劳作一天后,乘着简易的小船回家,这里的人情味浓厚,反映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接着是“问字谁持酒,行歌有负薪”,诗人似乎在询问有人携带着酒,或者是在路上唱着歌曲,有的人背着柴火。这两句表现了乡间居民在黄昏时分的悠闲生活,同时也透露出诗人的某种情感寄托。
最后,“娟娟孤月影,独觉向人新”这两句则让我们感受到诗人内心的宁静与孤寂。这里的“娟娟孤月影”可能是指夜幕降临,月亮在水面上投下清晰的倒影,这样的景象不仅美丽,而且带有一种超凡脱俗的意味。而“独觉向人新”的“独觉”则表现了诗人的独特感受和情感体验,他似乎在这样的夜晚,感到了一种新的启示或是心灵的触动。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以及对生活场景的温馨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于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内心世界的丰富情感。
清溪寒不流,空明涵万象。
连山倒景来,顾盼迷俯仰。
云浮潭底深,鸟度镜中往。
悠悠寒藻疏,一一游鱼上。
危桥飐长硔,行客情屡怆。
溪傍万竿竹,矗矗倚崖嶂。
苍根带古色,落叶堕深广。
阴森暗藩篱,萧摵扫空旷。
无人结茅茨,有客契心赏。
物外识远情,天边知旅况。
野店犹远烟,仆夫力难强。
何以纾我怀,浩歌聊自放。
魏塘草树环佛宫,两春不识花白红。
但有柳絮迷晴空,今年始种木芙蓉。
间以寒菊助丰容,新栽黄葵已蒙茸。
坐待泬寥秋色浓,鞠衣仙人来御风。
似闻芍药富红紫,愿分馀波作春事,要令睡眼迷缃绮。
勿言滞客无几求,将致来禽及青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