鹤鸣楚山静,露白秋江晓。连袂度危桥,萦回出林杪。
西岑极远目,毫末皆可了。重叠九疑高,微茫洞庭小。
迥穷两仪际,高出万象表。驰景泛颓波,遥风递寒筱。
谪居安所习,稍厌从纷扰。生同胥靡遗,寿比彭铿夭。
蹇连困颠踣,愚蒙怯幽眇。非令亲爱疏,谁使心神悄。
偶兹遁山水,得以观鱼鸟。吾子幸淹留,缓我愁肠绕。
鹤鸣楚山静,露白秋江晓。连袂度危桥,萦回出林杪。
西岑极远目,毫末皆可了。重叠九疑高,微茫洞庭小。
迥穷两仪际,高出万象表。驰景泛颓波,遥风递寒筱。
谪居安所习,稍厌从纷扰。生同胥靡遗,寿比彭铿夭。
蹇连困颠踣,愚蒙怯幽眇。非令亲爱疏,谁使心神悄。
偶兹遁山水,得以观鱼鸟。吾子幸淹留,缓我愁肠绕。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静谧的山水画面,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自己隐逸生活的心境。开篇“鹤鸣楚山静,露白秋江晓”两句,设定了一个清晨的宁静场景,白色的露珠在秋天的清晨尤为明显,给人以清新脱俗之感。
接着,“连袂度危桥,萦回出林杪”描绘了诗人行走于险峻的山路和古木参差的森林中的景象。这里的“连袂”指的是长衣拖地,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在复杂地形中行走的不易。
“西岑极远目,毫末皆可了”则是从高处眺望,视线所及之处,无论远近都一览无余,这种景观让人感到心旷神怡。
“重叠九疑高,微茫洞庭小”中,“九疑”指的是山的层次,形容山势的险峻和复杂,而“洞庭”则是湖名,这里用来比喻诗人所处之地的幽深。
“迥穷两仪际,高出万象表”进一步强调了诗人所在之地的高远和超脱,仿佛站在天与地的边界上俯瞰万物。
“驰景泛颓波,遥风递寒筱”则转向动态描写,表现了山水间景色的流动变化,以及秋风带来的凉意。
“谪居安所习,稍厌从纷扰”表达了诗人对于隐逸生活的适应和喜爱,同时也对尘世的喧嚣有所倦怠。
“生同胥靡遗,寿比彭铿夭”中,“胥靡”是古代的一种说法,指的是长寿之物;“彭铿”则形容树木的茂盛。这里诗人将自己的生命与自然界相比较,表达了对长生不老的向往。
“蹇连困颠踣,愚蒙怯幽眇”一句,则展示了诗人在山中生活的艰难和自己对于知识的渴望,以及面对未知时的恐惧和迷茫。
“非令亲爱疏,谁使心神悄”则是表达了对亲朋好友间情谊淡薄的感慨,而内心深处却有所牵挂。
最后,“偶兹遁山水,得以观鱼鸟。吾子幸淹留,缓我愁肠绕”诗人通过隐逸于山水之中,得以观赏自然界中的生灵,从而缓解了自己的忧愁。
整首诗流露出诗人的隐逸情怀和对自然美景的深切感悟。
有栈之车晨载途,日欲出地烟模糊。
触轮挂啼冰顽粗,一骃一駮羸且驽。
登之恟恟百忧俱,御乃欲速鞭而驱。
驱之遇坎乃下扶,吾兄意色略不殊。
笑谓此岂遂足虞,自从陊地门悬弧。
天地中身盘中珠,九龙江瘴如炊炉。
地厌行人肝脑涂,生还得骑生马驹。
逾江河暨燕之都,喀尔喀乌里雅苏。
无冬无夏衣羊狐,没腰积雪冻禾枯。
窥觇数数来鸢乌,此行还乡实不图。
更知他日胡底乎,傥从汝意东游吴。
风狂浪大舟楫孤,舟中人血蛟龙须。
据鞍之臀久无肤,移置车上亦何输。
知处身如橛株拘,相与并载何惊吁。
我闻兄言捋兄须,大块劳生有是夫。
有如我者信非夫,挽车平地犹趑趄。
《南阳道中家力堂呼一露车并载疾行因作此诗》【清·钱澧】有栈之车晨载途,日欲出地烟模糊。触轮挂啼冰顽粗,一骃一駮羸且驽。登之恟恟百忧俱,御乃欲速鞭而驱。驱之遇坎乃下扶,吾兄意色略不殊。笑谓此岂遂足虞,自从陊地门悬弧。天地中身盘中珠,九龙江瘴如炊炉。地厌行人肝脑涂,生还得骑生马驹。逾江河暨燕之都,喀尔喀乌里雅苏。无冬无夏衣羊狐,没腰积雪冻禾枯。窥觇数数来鸢乌,此行还乡实不图。更知他日胡底乎,傥从汝意东游吴。风狂浪大舟楫孤,舟中人血蛟龙须。据鞍之臀久无肤,移置车上亦何输。知处身如橛株拘,相与并载何惊吁。我闻兄言捋兄须,大块劳生有是夫。有如我者信非夫,挽车平地犹趑趄。
https://shici.929r.com/shici/bpbnTzm.html
霜飙连夜飞,客子待晓发。
仆夫起秣马,乌叫女墙月。
荡荡卢龙阙,茫茫右北平。
古来雄俊人,几辈腾英声。
书生何足为,往来甘饥疲。
饥疲不自惜,足以昌吾诗。
来见菊始黄,去食蟹垂尽。
日月暗移人,奄忽若旋轸。
予鬓无多发,变素已三年。
子眸炯若星,先日明曙天。
家近海西南,游穷海东北。
海水自通波,日夕荡胸臆。
有时忽清发,出声来天风。
鲲鹏两么䯢,视之若斯螽。
所惜竹林子,归向故山卧。
不然竞出奇,迭唱与子和。
子去余何嗟,相期在桃花。
何缘写此诗,寄向天之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