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原寂寂落花钿,锦瑟閒抛五十弦。
蝉咽未离芳树里,马嘶偏系画堂前。
甄山道士传兵解,阳羡书生合醉眠。
尽向湖船载西子,城头空见草芊芊。
荒原寂寂落花钿,锦瑟閒抛五十弦。
蝉咽未离芳树里,马嘶偏系画堂前。
甄山道士传兵解,阳羡书生合醉眠。
尽向湖船载西子,城头空见草芊芊。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秋日梦境中的荒凉与静谧之景。首句“荒原寂寂落花钿”以“荒原”、“寂寂”、“落花钿”三词营造出一种孤寂凄清的氛围,仿佛是秋天的风轻轻吹过,带走了最后一片花瓣,留下了无尽的寂静。
“锦瑟闲抛五十弦”一句,运用了李商隐《锦瑟》的典故,将锦瑟比作被遗忘的乐器,五十弦象征着岁月的流逝和生命的短暂,暗示了诗人对时光易逝、人生无常的感慨。
“蝉咽未离芳树里,马嘶偏系画堂前”两句,通过蝉鸣和马嘶这两种声音,对比了自然界的宁静与人类活动的喧嚣,进一步强调了环境的荒凉与内心的孤独。
“甄山道士传兵解,阳羡书生合醉眠”则引入了道家思想和文人雅趣,道士的“兵解”象征着超脱世俗的追求,而书生的“醉眠”则是对放浪形骸、寄情山水生活的向往,两者形成鲜明对比,表达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状态的向往与追求。
最后,“尽向湖船载西子,城头空见草芊芊”两句,以“西子”(即西施)比喻美女,暗示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渴望,同时“城头空见草芊芊”则以空旷的城头和茂盛的野草,反衬出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失落。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人生、理想的深刻思考和独特感悟,充满了哲理意味和情感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