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自讼》
《自讼》全文
宋 / 薛季宣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学问非干禄,宦游端为贫。

生惭挽船令,羞杀采芝人。

求牧知平陆,无浆卖棘津。

读书心愧否,何日是来春。

(0)
鉴赏

这首诗名为《自讼》,是宋代诗人薛季宣所作。通过诗中的内容,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于自身追求与现实境遇之间矛盾的深刻反思。

首句“学问非干禄,宦游端为贫”,表达了诗人对学问与功名利禄之间关系的思考。他认为追求学问并非为了获取官职和财富,而是出于对知识的渴望和对精神世界的探索。然而,“宦游端为贫”则揭示了现实的残酷,即使是为了摆脱贫困而选择仕途,也往往难以如愿以偿。

接着,“生惭挽船令,羞杀采芝人”,诗人自问是否真的能够面对生活的艰辛,是否愿意像那些在艰难环境中仍能保持尊严的人一样生活。这里的“挽船令”可能指的是在水边拉船的劳苦工作,而“采芝人”则象征着那些在山林间寻找生活出路的隐士。诗人在这里表达了对自己生活状态的反省和对理想生活方式的向往。

“求牧知平陆,无浆卖棘津”,进一步描绘了诗人在追求稳定生活时面临的困境。他希望能够找到一份安定的工作(“求牧”),但又担心在平庸的生活中失去自我(“知平陆”)。同时,他也意识到在这样的生活中,可能会因为缺乏资源(“无浆”)而陷入困境(“卖棘津”),这里“浆”可能指代生活必需品或资源,“棘津”则可能是指狭窄、困难的生计之路。

最后,“读书心愧否,何日是来春”,诗人反思自己是否在阅读中找到了内心的平静与满足,以及对未来充满希望的期待。这句话既是对个人内心世界的探索,也是对人生道路的追问——何时才能迎来真正的春天,即实现内心的真正满足和生活的理想状态。

综上所述,《自讼》一诗通过对个人追求与现实境遇的对比反思,展现了诗人对于生活、理想与自我价值的深刻思考。诗中既有对现实的无奈与挣扎,也有对精神追求的坚持与向往,体现了宋代文人士大夫在复杂社会背景下的内心世界。

作者介绍
薛季宣

薛季宣
朝代:宋   字:士龙   号:艮斋   籍贯:永嘉(今浙江温州市鹿城区)   生辰:1134~1173

薛季宣(1134~1173),字士龙,号艮斋,学者称艮斋先生,永嘉(今浙江温州市鹿城区)人,南宋哲学家,永嘉学派创始人。薛徽言之子。少时随伯父薛弼宦游各地。17岁时,在岳父处读书,师事袁溉,得其所学,通礼、乐、兵、农,官至大理寺主簿。历仕鄂州武昌县令、大理寺主簿、大理正、知湖州,改常州,未赴而卒。反对空谈义理,注重研究田赋、兵制、地形、水利等世务,开创永嘉事功学派先志。著有《浪语集》、《书古文训》等。
猜你喜欢

书怀绝句五首·其一

不到天台三十年,草庵犹记宿云边。

老僧晓出松门去,手挈军持取涧泉。

(0)

十二月三日夜桥上看月

常时新月有无间,今夕清晖抵半环。

柳外桥高最堪望,凭阑目送下西山。

(0)

水火吟

水火得其御,交而成既济。

水火失其御,焚溺可立至。

不止水与火,万事尽如此。

只知用水火,不知水火义。

(0)

始皇吟

并吞天下九千日,一统寰中十五年。

坑血未乾高祖至,骊山丘垄已萧然。

(0)

江神子/江城子·其一闻蝉蛙戏作

簟铺湘竹帐垂纱。醉眠些。梦天涯。

一枕惊回,水底沸鸣蛙。

借问喧天成鼓吹,良自苦,为官哪。

心空喧静不争多。病维摩。意云何。

扫地烧香,且看散天花。

斜日绿阴枝上噪,还又问,是蝉么。

(0)

题西湖楼

少年过了未衰颜,正在悲欢季孟间。

细雨溟濛湖上寺,东风摇荡酒中山。

千金用尽终须老,百计寻思不似闲。

醉里下楼知早晚,喧喧扶路笑歌还。

(0)
诗词分类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诗人
钱惟演 何逊 王绩 高似孙 吕渭老 崔涂 郑经 阮元 谭献 谢宗可 萧绎 王鹏运 陈子龙 屠隆 吴师道 余靖 赵孟坚 李洞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