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西斋秋日杂书五首·其三》
《西斋秋日杂书五首·其三》全文
宋 / 方回   形式: 古风

闲闲闭园门,默默坐书室。

幽幽绝来人,寂寂度长日。

苦桃何累累,秋颗压枝密。

桃苦不可食,熟烂未忍摘。

时闻落地声,诗思若有得。

(0)
注释
闲闲:悠闲自在。
闭:关闭。
默默:静静地。
幽幽:寂静无人。
寂寂:寂静无声。
累累:形容果实繁多。
秋颗:秋天的果实。
熟烂:熟透腐烂。
落地声:果实落地的声音。
诗思:诗的灵感。
翻译
悠闲地关闭园门,静静地坐在书房。
无人来访,寂静度过漫长的一天。
苦涩的桃子结得繁多,秋天的果实压弯了树枝。
桃子太苦无法食用,即使熟透也不忍心采摘。
时常听到果实落地的声音,诗的灵感似乎油然而生。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安静的秋日场景,诗人在自己的书室中沉浸于阅读与思考。园门关闭,一切外界干扰都被隔绝,只剩下诗人与书籍、自然的声音为伴。"幽幽绝来人,寂寂度长日"表达了这种宁静而孤独的氛围。

"苦桃何累累,秋颗压枝密"中的“苦桃”指的是尚未成熟的桃子,它们重叠累积在枝头,形象生动地展现了秋天果实繁盛的情景。这些桃子还没有完全成熟,因此虽然它们已经“压枝密”,但却“不可食”。

诗人并没有急于采摘它们,而是等待时机。在这静谧的书室里,偶尔传来落地的声音,这些自然界的小声音竟然激发了诗人的灵感,“时闻落地声,诗思若有得”。这里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界细微之处的观察与感悟,以及他将这种感受转化为诗歌创作的能力。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描写诗人独自在书室中的生活和内心世界,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专注于精神追求的境界。同时,它也展示了中国古典文学中常见的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主题。

作者介绍
方回

方回
朝代:宋   字:万里   号:虚谷   籍贯:宋元间徽州歙县   生辰:1227—1307

(1227—1307)宋元间徽州歙县人,字万里,号虚谷。幼孤,从叔父学。宋理宗景定三年进士。初媚贾似道,似道败,又上十可斩之疏。后官知严州,以城降元,为建德路总管。寻罢归,遂肆意于诗。有《桐江集》、《续古今考》,又选唐宋以来律诗,为《瀛奎律髓》。
猜你喜欢

闰九月重九与父老小饮四绝·其四

尉佗城下两重阳,白酒黄鸡意自长。

卯饮下床虚已散,老年不似少年忙。

(0)

次韵子瞻上元扈从观灯二首·其一

虏去边城少奏章,雪残中禁罢焚香。

都人知有新年喜,争看雕舆金凤凰。

(0)

淮上喜雨联句

江淮经岁旱,春暮忽然雨。

乱点踰广津,散洒入原土。

万物气稍苏,厉妖莫能聚。

群山洗故尘,紫翠坐可数。

昏如笼纤纱,媚若隐绀缕。

碧瓦南崦中,重叠出迥睹。

扁舟凌空飞,白鸟入烟舞。

遥林动新滋,颜色若可取。

碧草弄微芳,低昂欲来语。

繁声过沙头,上下讴哑橹。

浓澹新画成,快惬久病愈。

念此时多虞,岂得岁少阻。

焦心闵疲农,虚口待香稌。

县吏事凶贪,气若解缚虎。

惟于纵诛敛,乃能奋怒武。

青天虽云明,疑不照艰苦。

此时忽霶霈,知有神物主。

不然诸苍生,性命委草莽。

本蹶邦岂宁,皮去毛安附。

歌此告巨公,行当视前古。

(0)

卞巡检重建蘋节堂

栋宇更新构,亭名即旧规。

和容君子志,歌阕大夫仪。

官政搜兵暇,宾贤命席时。

弦开秋月满,矢落晓星驰。

叠中朋筹胜,交酬饮树移。

连鼙呈画的,急管送金卮。

更得萧斋榜,重看沈壁诗。

恩勤主人意,雅志最相宜。

(0)

送李屯田倅丹阳

西津秋晚度归艎,新领监州建礼郎。

蚤伏能名动江左,重闻谣咏入朱方。

部中句曲三茅阜,境上吴门二陆乡。

官近仙都家在望,锦衣此日倍辉光。

(0)

国史龙图侍郎宋次道挽辞五首·其三

告卧春明日,灾逢本命年。

英灵百人敌,奄忽一朝捐。

妙墨宗祧秘,遗文太史编。

家书四世学,嗣子复能传。

(0)
诗词分类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诗人
夏承焘 施蛰存 蒋礼鸿 王揖唐 邓拓 夏仁虎 江亢虎 金启华 陈更新 陈子范 钱昌照 范烟桥 石凌鹤 吕思勉 陈炯明 俞律 蔡谔 何叔衡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