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世列仙官列宿,才名小集丹阳。
当湖雅故在青箱。太冲原卓荦,叔度自汪洋。
三十六年回首忆,共攀蟾窟天香,几人寥廓遂翱翔。
沧州余病骨,辛苦看红桑。
家世列仙官列宿,才名小集丹阳。
当湖雅故在青箱。太冲原卓荦,叔度自汪洋。
三十六年回首忆,共攀蟾窟天香,几人寥廓遂翱翔。
沧州余病骨,辛苦看红桑。
此诗由清代诗人况周颐所作,名为《临江仙·题葛毓珊部郎遗像》。诗中以“家世列仙官列宿,才名小集丹阳”开篇,描绘了葛毓珊部郎家族的仙风道骨与才华横溢,以及其在丹阳的才名小集,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氛围。
接着,“当湖雅故在青箱。太冲原卓荦,叔度自汪洋”几句,进一步赞美了葛毓珊部郎的学识渊博和人格魅力,将他比作古代的杰出人物,如太冲(指东汉文学家蔡邕)和叔度(指东汉名士陈蕃),暗示其才情卓越,品格高尚。
“三十六年回首忆,共攀蟾窟天香,几人寥廓遂翱翔”则表达了对葛毓珊部郎人生历程的追忆与感慨,以及对其追求高远境界的敬仰。这里“三十六年”可能象征着时间的漫长,而“共攀蟾窟天香”则寓意着共同追求理想与美好,但“几人寥廓遂翱翔”又透露出对人生道路艰难与孤独的深刻理解。
最后,“沧州余病骨,辛苦看红桑”两句,以“沧州”象征隐逸之地,表达了诗人对葛毓珊部郎晚年生活的想象,以及对其坚韧不拔、面对困难仍能保持乐观态度的赞美。同时,“病骨”与“红桑”形成鲜明对比,既展现了生命的脆弱,也暗示了生命力的顽强。
整体而言,这首词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邃的情感,不仅赞美了葛毓珊部郎的个人魅力与成就,也反映了诗人对理想与现实、个人与社会关系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