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山塘道中用韵》
《山塘道中用韵》全文
明 / 陈洪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碧树苍厓入径斜,隔溪烟火有人家。

山村日暝行犹远,花坞春深兴转加。

野叟引泉频灌药,园丁烧笋惯供茶。

驱驰不尽忧时恨,却笑年来两鬓华。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山塘道中的自然风光与乡村生活,充满了宁静与和谐的气息。首句“碧树苍厓入径斜”,以“碧树”和“苍厓”勾勒出山间景色的苍翠与雄浑,而“入径斜”则展现了小路蜿蜒曲折,引导读者进入一个幽静的世界。接着,“隔溪烟火有人家”一句,通过溪水与炊烟的对比,不仅增添了画面的层次感,也暗示了远方村落的存在,给人以温暖与生活的气息。

“山村日暝行犹远,花坞春深兴转加”两句,进一步描绘了傍晚时分,诗人仍在前行,但内心却因四周美景而兴致勃勃。这里,“山村日暝”与“花坞春深”形成鲜明对比,前者是时间的流逝,后者则是生命力的旺盛,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深陶醉。

后半部分转向对乡村生活的细腻描绘。“野叟引泉频灌药,园丁烧笋惯供茶”两句,通过“野叟”与“园丁”的日常活动,展现了乡村生活的恬淡与自足。泉水灌溉草药,竹笋成为茶点,这些细节不仅体现了农耕文明的特点,也流露出诗人对这种简单生活的赞赏。

最后,“驱驰不尽忧时恨,却笑年来两鬓华”表达了诗人面对世事的豁达态度。尽管心中有忧国忧民之情,但面对自然美景与乡村生活,他选择以笑对人生,不为外物所累,展现出一种超然物外的境界。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景物描写和人物活动,展现了山塘道中的自然之美与乡村生活的宁静和谐,同时也传达了诗人对现实生活的深刻思考和乐观态度。

作者介绍

陈洪谟
朝代:明

明(1476—1527),字宗禹,明武陵人。明代文学家。正德时,知漳州,有惠政。累擢云南按察使,神采严重,不畏强御。嘉靖初,(公元一五二二年)巡抚江西,节财爱民。任内不畏强权,节财爱民,颇有政声,迁兵部侍郎,致仕归。居高吾山下,筑亭名静芳,自号高吾子。洪谟之诗,音节谐畅,有《静芳亭摘稿》(亦名高吾摘稿)八卷,与《治世余闻》,(均四库总目)并行于世。
猜你喜欢

题画

翠筱娟娟古木秋,山林?复网罗忧。

随时饮啄随枝宿,莫向西风叹白头。

(0)

游水西太平诸寺

胜日须行乐,联镳过水西。

桐花嘶騕袅,松树隐招提。

碎月滩声在,披云黛色迷。

老僧谈故迹,随处可留题。

(0)

大坂往返得诗十绝·其六端公祠端

大坂溪头寝庙开,端公香火百年来。

一时孙子能绳武,豸绣同登内外台。

(0)

大坂往返得诗十绝·其五汪处士士魁家观罗明仲洗马抑斋记

洗马文章举笔成,可人能尽抑斋名。

小楼对酌几忘味,无限停云万里情。

(0)

题汪玺贡士四禽图·其一

春风海上桃,仙禽托栖止。

莫啄千叶花,留结千年子。

(0)

送象山凌尹汝聘

象山山下旧名疆,羡子承恩握县章。

到日拥舟潮水白,行边吹马旱尘黄。

可堪奉檄人千里,正见忧民诏十行。

老学平生须大展,青云高躅看腾骧。

(0)
诗词分类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诗人
蔡卞 江忠源 吕惠卿 梁颢 枚乘 阎选 李翱 邹应龙 计东 赵汝愚 许虬 唐珏 许仲琳 刘球 刘胜 荆轲 陈韡 吴淑姬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