胜游极目向郊原,厌说骊驹已在门。
客似闲云慵出岫,僧如野鹤喜乘轩。
偶随犬吠寻花径,直送泉声到水源。
留得四山新记好,他年重认雪泥痕。
胜游极目向郊原,厌说骊驹已在门。
客似闲云慵出岫,僧如野鹤喜乘轩。
偶随犬吠寻花径,直送泉声到水源。
留得四山新记好,他年重认雪泥痕。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即将前往京城之际,带着孩子们在庵堂周边的自然景色中畅游的情景。首句"胜游极目向郊原"表达了对眼前美景的欣赏和对即将离开的不舍。"厌说骊驹已在门"暗示着旅程的开始,但诗人并不急于启程,反而沉浸于眼前的宁静。
"客似闲云慵出岫,僧如野鹤喜乘轩"运用比喻,将自己和孩子们比作悠闲的云朵和自由的野鹤,形象地展现了他们轻松自在的状态。"偶随犬吠寻花径,直送泉声到水源"进一步描绘了游玩过程中的乐趣,狗吠和泉水声增添了生活的生动气息。
最后两句"留得四山新记好,他年重认雪泥痕"表达了诗人希望记住这些美好的瞬间,期待将来能再次回味这些足迹,体现了他对自然和家庭亲情的珍视。整体上,这是一首寓含离别之情,又充满生活情趣的田园诗篇。
秋风玉露清不任,松花古香吹满岑。
琅玕罗罗挺而立,菖蒲故应拜此君。
晓麓沙头声簌簌,一蓑驮得潇湘绿。
石林隐约借片云,种出空除百翠玉。
蛇蚹罥烟湿不消,蜘萦冻粉丝如缫。
长檐细戛青鸾佩,帘影碎拂鹦哥毛。
主人种此良有以,醉与同梦醒与语。
蛇子蛇孙任意长,他年莫作龙飞去。
竹径十馀里,遥遥青未歇。
密叶罥秋衣,晓烟如暮雪。
睇望直岭来,高陂愁步滑。
欲语随行僧,咫尺邈难接。
岭过路逾曲,盘空螺顶折。
俯仰竟无数,犹未度林㩾。
舍杖缘危枝,带断不能结。
但视厓下泉,坠魂轻一叶。
到寺始坦步,松杉古于佛。
非此辛苦行,何由与尘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