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卑尝恨足牵仍,欲学忘情似不能。
入意云山输画匠,动人风月羡琴僧。
南朝峻洁推弘景,东晋清狂数季鹰。
惆怅后尘流落尽,自抛怀抱醉懵腾。
格卑尝恨足牵仍,欲学忘情似不能。
入意云山输画匠,动人风月羡琴僧。
南朝峻洁推弘景,东晋清狂数季鹰。
惆怅后尘流落尽,自抛怀抱醉懵腾。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韩偓的作品,表达了诗人对艺术境界的追求和个人的情感体验。开篇“格卑尝恨足牵仍,欲学忘情似不能”两句,描绘出一种对于现实不满而又无奈的情怀,想要超脱尘世烦恼却又感到力不从心。
接着,“入意云山输画匠,动人风月羡琴僧”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对艺术的追求和向往。这里的“云山”象征着高远和神秘,而“画匠”则是指那些能够捕捉到自然之美的艺术家;“风月”常常与文学、音乐相关联,而“琴僧”则代表了一种超脱尘世的精神境界。
中间两句,“南朝峻洁推弘景,东晋清狩数季鹰”,通过对历史上两个时期艺术家的赞美,强调了诗人对于艺术高洁和清新风格的向往。这里的“弘景”是指南朝画家张僧繇,而“季鹰”则可能是对东晋书法家王羲之的称颂。
最后,“惆怅后尘流落尽,自抛怀抱醉懵腾”两句,展现了诗人面对过往繁华如今已成空壳时的感慨和解脱。这里通过“后尘”和“流落尽”的意象,表达了历史沧桑的无常,而“自抛怀抱醉懵腾”则是诗人对于个人命运的一种超然态度。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美景、艺术境界的描绘,以及对过往历史人物的赞颂,展现了诗人追求高洁艺术和超脱尘世的情感体验。
宣平坊里旧名坡,故老相传事不讹。
非有猩红将地染,直看茜水带泥和。
芙蓉争艳凝肌肉,兰麝吹香入绮罗。
车马去来歌舞散,东风开遍野花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