占得沙边柳外春,更专吟啸管阴晴。
延祥观后茅茨老,月旦工夫子细评。
占得沙边柳外春,更专吟啸管阴晴。
延祥观后茅茨老,月旦工夫子细评。
这首诗由宋代诗人释居简所作,名为《识全》。诗中描绘了一幅静谧而富有禅意的画面,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人生的深刻感悟。
首句“占得沙边柳外春”,诗人以“占得”二字开篇,赋予了春天一种被捕捉、被拥有的感觉,仿佛春天是可被感知和把握的存在。沙边柳外,点明了地点,暗示着远离尘嚣,接近自然之境。这里的“春”不仅指季节的变换,也象征着生机、希望与新生。
次句“更专吟啸管阴晴”,进一步深化了诗人与自然的互动关系。吟啸,即吟唱与长啸,是诗人情感的自然流露,也是对自然界变化的敏感反应。管阴晴,则体现了诗人对天气变化的细致观察与深刻理解,暗示了他内心的平和与超然。
后两句“延祥观后茅茨老,月旦工夫子细评”,将视角转向了时间的流逝与人生的沉淀。延祥观,可能是指一处道观或庙宇,象征着精神的归宿与修行之地。茅茨老,指的是久经风雨的老屋,寓意着岁月的痕迹与生活的积淀。月旦工夫子细评,则是在月光下对人生经历的深思熟虑,是对过往岁月的回顾与反思,体现了诗人对生命意义的探索与追求。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与个人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生活、自然与人生的独特见解和深刻感悟,充满了哲理意味和禅宗思想,让人在欣赏之余,也能引发对自身存在与宇宙关系的思考。
江头羽书相续来,城中草木冻不开。
腐儒坐视了无策,但守寒炉吹死灰。
我公送我石鼓文,令我琢句要春回。
簸荡风云走蛟蜃,百虫久蛰闻惊雷。
钱公自是力扛鼎,持此浮游转湖岭。
汉碑秦篆已么么,况复钟王敢驰骋。
后来颇供儿女弄,神物有知当远屏。
石鼓之文公所知,正是周室中兴时。
庶几我皇亦如此,一扫狂虏随风飞。
石鼓之文尚可读,小臣愿继车攻诗。
自昔支离畏作官,只今犹望一枝安。
饱知时态病良已,心喜故人盟未寒。
所至军书销日月,几回戎马污衣冠。
公归定有安边策,不学愚夫静处看。
偶为池上游,入郭天尚早。
香尘入晚雾,柳色映驰道。
我马亦未疲,归路贪月好。
还舍了无事,百念纷未扫。
近店酒可沽,重当为君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