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云宫阙古今情,芳草长含玉辇尘。
春意自知无主惜,落花犹似堕楼人。
暮云宫阙古今情,芳草长含玉辇尘。
春意自知无主惜,落花犹似堕楼人。
这首诗《集古·怀古》由金末元初时期的诗人李俊民所作,通过对历史遗迹的描绘与感慨,展现了深沉的历史感和对过往繁华的追忆。
首句“暮云宫阙古今情”,以“暮云”象征时间的流逝和历史的变迁,将宫阙置于其中,暗示了这些曾经辉煌的建筑如今已成历史的遗迹,承载着无数的往事与情感。这里的“古今情”不仅指时间的跨度,也包含了对过去与现在情感的对比与思考。
次句“芳草长含玉辇尘”,进一步描绘了历史的痕迹。芳草生长在曾经皇家车驾经过之地,而“玉辇尘”则象征着昔日的荣华与辉煌。这句诗通过自然界的生长与历史的沉淀,表达了对往昔繁华不再的感慨。
第三句“春意自知无主惜”,转而从自然界的视角出发,春意似乎也懂得珍惜与留恋,但面对历史的更迭,它却显得无力与无奈。这里运用拟人的手法,赋予春意以情感,增强了诗歌的抒情效果。
最后一句“落花犹似堕楼人”,将自然界的落花与历史中的堕楼人相对比,通过“犹似”二字,强调了两者之间在某种意义上存在着相似性或关联性。落花随风飘零,如同那些曾经在历史舞台上留下足迹的人们,最终都归于尘土。这一句既是对历史人物命运的感慨,也是对人生无常的深刻反思。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巧妙的比喻,展现了诗人对历史变迁的深切感受,以及对生命短暂与历史永恒之间矛盾的思考。
一夜金风,吹成万粟,枝头点点明黄。
扶疏月殿影,雅澹道家装。阿谁倩、天女散浓香。
十分熏透霓裳。徘徊处,玉绳低转,人静天凉。
底事小山幽咏,浑未识清妍,空自情伤。
忆佳人、执手诉离湘。招蟾魄、和酒吸秋光。
碧云日暮何妨。惆怅久,瑶琴微弄,一曲清商。
松门石路秋风扫。似不许、飞尘到。双携纤手别烟萝,红粉清泉相照。几声歌管,正须陶写,翻作伤心调。
岩阴暝色归云悄。恨易失、千金笑。更逢何物可忘忧,为谢江南芳草。断桥孤驿,冷云黄叶,相见长安道。
暮雨初收,长川静、征帆夜落。
临岛屿、蓼烟疏淡,苇风萧索。
几许渔人飞短艇,尽载灯火归村落。
遣行客、当此念回程,伤漂泊。桐江好,烟漠漠。
波似染,山如削。绕严陵滩畔,鹭飞鱼跃。
游宦区区成底事,平生况有云泉约。
归去来、一曲仲宣吟,从军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