障塞应悬隔,崇墉谩太高。
- 鉴赏
这首诗出自宋代诗人黄裳之手,名为《句》。通过“障塞应悬隔,崇墉谩太高。”这两句,诗人表达了对某种隔阂或障碍的深刻反思与批判。
“障塞应悬隔”,这里的“障塞”可以理解为阻碍、隔阂,“悬隔”则意味着难以逾越的距离。这句话暗示了在人与人之间、群体与群体之间存在着不可忽视的障碍,这些障碍使得沟通和理解变得困难重重。
“崇墉谩太高”,“崇墉”指的是高墙,“谩”在这里有徒然、空自的意思,“太高”则强调了高度。这句话是对那些徒有其表、实际上却无法真正连接人心的高墙的讽刺。它提醒我们,即使构筑得再高大的壁垒,也无法真正隔绝情感的交流和思想的碰撞。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形象生动的语言,揭示了社会中普遍存在的隔阂问题,并对试图通过物质手段构建隔阂的行为进行了批评,呼吁人们打破心灵的壁垒,追求真正的沟通与理解。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