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予与元均永叔君谟同年登科永叔寻入馆阁元均今制策高第君谟复磨砺元均事业独予驽下因寄君谟》
《予与元均永叔君谟同年登科永叔寻入馆阁元均今制策高第君谟复磨砺元均事业独予驽下因寄君谟》全文
宋 / 石介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网罗当日得英雄,文阵三人各立功。

海里赤鲸疑有角,云中骐骥欲追风。

寻闻馆阁英声出,又见贤良大对通。

亦说年来畜奇业,蟭螟何计逐飞鸿。

(0)
注释
网罗:比喻选拔或聚集。
英雄:指杰出人物。
文阵:指文化或学术领域。
立功:取得成就。
赤鲸:红色的大鲸鱼,象征强大。
疑有角:形容奇特或想象中的形象。
骐骥:骏马,比喻杰出人才。
追风:追赶疾风,形容速度极快。
馆阁:古代官署,这里指朝廷或学术机构。
英声:杰出的声誉或才华。
贤良:品德高尚且有才能的人。
大对:重要的对策或辩论。
畜奇业:积累非凡的业绩或成就。
蟭螟:一种小虫,比喻微小或不起眼的事物。
逐飞鸿:追赶飞翔的大雁,比喻超越或追赶他人。
翻译
当日英雄被网罗,三位才子各有建树。
海中的红鲸似有角,天上的骏马欲追风。
馆阁之中英才声名显,贤良对策通达时势。
近年来蓄积奇异事业,谁能像蟭螟驱赶飞鸿。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石介的作品,描绘了诗人与几位朋友一起参加科举考试并取得优异成绩的情景。诗中“网罗当日得英雄,文阵三人各立功”两句,通过使用打猎和军事比喻,表达了诗人与友人们在科考中各自展现才华、独立取得成功的英勇气概。

接着,“海里赤鲸疑有角,云中骐骥欲追风”两句,则以神话中的赤鲸(即化龙前的鱼)和骐骥(传说中超速的马匹)作为比喻,形象地描绘了诗人与友人们在学术或官场上的迅猛进展和高远志向。

“寻闻馆阁英声出, 又见贤良大对通”两句,表明他们不仅在科举考试中取得成功,而且在后来的政治生活中也都有所成就,得到了公认的美誉。

最后,“亦说年来畜奇业,蟭螟何计逐飞鸿”两句,则是对比和反思。诗人自谦自己的成绩平平,而将那些在科举考试或仕途中取得显赫成就的朋友比作高飞的鸿鸟,自己则如同地面上的蟭螟,不足以与他们相提并论。

整首诗通过对比和反思,既展示了诗人个人的谦逊态度,也表达了对友人们卓越成就的赞赏。

作者介绍
石介

石介
朝代:宋

石介(1005-1045)字守道,一字公操。兖州奉符(今山东省泰安市岱岳区徂徕镇桥沟村)人。北宋初学者,思想家。宋理学先驱。曾创建泰山书院、徂徕书院,以《易》、《春秋》教授诸生,“重义理,不由注疏之说”,开宋明理学之先声。世称徂徕先生。“泰山学派”创始人。关于“理”、“气”、“道统”、“文道”等论对“二程”、朱熹等影响甚大。从儒家立场反对佛教、道教、标榜王权,为宋初加强中央集权提供论据。主张文章必须为儒家的道统服务。曾作《怪说》等文,抨击宋初浮华文风。著有《徂徕集》二十卷。
猜你喜欢

蝶恋花.甲子三月十日龙华看桃之作

多少香车衔着尾。得得蹄声,更间呜呜汽。

沉沉飞花吹落地。因风倒卷缤纷起。

一路花香香不已。花底春浓,花外人儿腻。

鬓影钗光连十里。桃源却在红尘里。

(0)

清平乐.画兰石,赠刘宏度续娶

小簃深坞。香在人双处。晴惯梳风阴避雨。

石罅巧将天补。心心浅晕红斑。拳拳磊称青山。

只许词仙种玉,不随流水人间。

(0)

粉蝶儿慢.太常仙蝶,次周清真韵

脉望仙归,蒙庄梦醒,化作春驹生晚。

旧家从寄住,早寻芳情懒。

不惜君身金缕衣,蠹笈曾来潜探。

凤杯深,总莫将、万古愁肠消浅。恋恋。疏棂小槛。

还慵飞、醉掩朦胧青眼。忍教罗扇扑,想当年歌板。

此去客台应远别,不省一枝栖欠。

恐重看上林花,翠凋红减。

(0)

一枝春.芍药,草窗韵

春在风诗牡丹前,第一珠丛香雨。

飞红细数,燕子正无头绪。

瑶台夜暖,乍浓染、太真眉妩。

真未枉云想衣裳,艳得万花魂聚。前生凤池开处。

记翻阶照影,承华金缕。仙根地老,素侣剩寻医谱。

将离恨晚,更谁念、汉宫人妒。

天万里,空梦丰台,担头腻语。

(0)

水龙吟.榕城望雨词二首,和家大人·其一

龙祠箫鼓黄昏,看看又上珠潭月。

碧云桑路,双鸠似悔,那回轻别。

著甚乾忙,牧童懒向,夕阳吹笛。

叹年光暗里,嫩晴瞒住,已催近梅天节。

江影才堪一尺。候春潮杳无消息。

野桥急溜,遮头破伞,画中空忆。

花尽都拚,千红并命,求他绿活。

便将他活绿,减公两鬓,一丝丝白。

(0)

莺啼序.檃栝兰亭序

永和九年癸丑,正暮春天气。

修禊事、因集兰亭,群贤少长咸至。

有修竹、崇山曲水,流觞列坐清湍次。

又何须弦管,始堪叙幽思。

宇宙甚宽,骋怀游目,信赏心乐事。

念吾辈、随分周旋,相与俯仰一世。

或晤言、室庐之内,或放浪、形骸之外。

要其间、静躁殊途,悲欢同致。

当其自得,内顾欣然,不知老将至。

迨他日、所之既倦,情随事改。一转瞬间,迹皆陈矣。

荣枯通塞,终归于尽,时移境变犹嗟悼,况千秋万岁都无几。

死生事大,昔人兴感之由,秖今若合符契。

临文嘅往,难喻诸怀,每不能自已。

固亦知彭殇悉妄,修短难言,以后视今,由视昔尔。

委心随化,斯诚妙旨。

同时所述皆足录,料尊前、怀抱初无异。

后人追溯芳踪,应览遗文,悠然感此。

(0)
诗词分类
唐诗三百首 宋词三百首 幼儿必背 小学必背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诗人
王之涣 滕宗谅 道济 丁敬 包拯 范晔 屈复 洪升 慧远 丁日昌 钱俶 徐淑 萧泰来 张志和 神秀 薛昭蕴 韩崶 刘绘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