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五石·其四碧涧》
《五石·其四碧涧》全文
宋 / 李弥逊   形式: 古风  押[庚]韵

苍崖高郁盘,下有千仞倾。

当时捐佩侣,寄此琤琮声。

坐石风露晚,心与秋月明。

沧浪若可濯,勿负冠上缨。

(0)
翻译
高峻的崖壁盘旋而上,下面深有千丈之险
那时告别了同伴,只留下佩玉碰撞的声音在此回荡
夜晚坐在石头上,感受清风和露水,心境如秋月般明亮
如果沧浪之水能洗净心灵,就不要辜负了头上的冠冕和垂下的丝带
注释
苍崖:高峻的崖壁。
千仞:极言深度,形容非常深。
捐佩侣:告别同伴,捐赠掉自己的佩饰。
琤琮声:形容玉石撞击的声音,象征着友情或怀念。
风露晚:夜晚的清风和露水。
心与秋月明:心境清澈如秋月。
沧浪:古代指长江下游一带的水,这里比喻洗涤心灵的清水。
冠上缨:头上的冠冕和垂下的丝带,象征着身份和荣誉。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处幽深的山谷景象,苍崖高耸,下临深渊。诗人在这座山中与友人共度时光,留下佩饰作为纪念,声音回荡于山谷之中。傍晚时分,坐在石上感受着风和露水的凉意,心境与秋夜的明月相通。

"沧浪若可濯"一句,诗人似乎在喻示人生如同过河,不必太过担忧,只需顺其自然。最后一句"勿负冠上缨"则是告诫自己或他人,不要因为世俗的荣辱而心绪牵挂。

整首诗流露出一种超脱尘世,返璞归真的生活态度,以及对自然之美的深切感悟。

作者介绍
李弥逊

李弥逊
朝代:宋   号:筠西翁   籍贯:吴县(今江苏苏州)   生辰:1085~1153

李弥逊(1085~1153)字似之,号筠西翁、筠溪居士、普现居士等,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大观三年(1109)进士。高宗朝,试中书舍人,再试户部侍郎,以反对议和忤秦桧,乞归田。晚年隐连江(今属福建)西山。所作词多抒写乱世时的感慨,风格豪放,有《筠溪乐府》,存词80余首。 
猜你喜欢

蝶恋花.铁门阻雨

滑滑春泥朝雨罢。小卓双轮,人住旗亭下。

一抹淡烟青欲化。乳鸠还把轻阴骂。

韶景抛人弹指乍。柳惜残春,槐自迎初夏。

为问晴光如可借。丙丁帖子催教画。

(0)

卖花声.鹧鸪

两两对啼閒。声似人蛮。多情唤得玉骢还。

何处春深行不得,楚水吴山。南翥向梅关。

苦竹丛间。

隋阳不似北禽寒,衔叶未教霜露湿,日映花斑。

(0)

青玉案.题王蒲衣《无题百咏》

琳琅大道风流在。苦春思、如烟海。

笔似新夷初发蕾。

玉台神丽,香奁幽艳,珍尔芳年待。

大珠孕就三千琲。一一唇边少人采。

不嫁朱颜光更倍。

绕亭鸾鹤,满身兰芷,生妒劳真宰。

(0)

柳梢青

双下雕鞍、秦王故苑,共倚栏杆。

玉豆传心,银桃引笑,不怕人看。斜阳稍觉微寒。

回首去、宫城上关。无限芙蓉,因卿妩媚,不爱春山。

(0)

贺新郎.酬赠王山长即次来韵

城与银河接。正新秋、千门碧瓦,万重晴雪。

薄宦京华愁不了,聊唱新词数阕。

还卸取、玉簪偷节。

曲犯梁州偏入破,劈关河、几阵风骚屑。

英雄恨,甚时歇。襄樊军鼓鸣金铁。

问当年、周郎战垒,沙沈戟折。

一自幽兰零落后,只剩湘潭愁客。

笑乞米、频劳书帖。

稍待酒香篱菊放,尽生平、细共先生说。

恐又惹,唾壶缺。

(0)

贺新郎.秋夜对月示弟纬云仍用前韵

戍鼓城楼发。问客里、冰轮照我,几番圆阙。

一片银河天外落,光映千门如雪。

总则是、汉宫明月。

试上麒麟枯冢望,问谁人红粉谁黄发。

风乍吼,青蘋末。应侯有胁凭他折。

但歌罢、仰天裂眼,识卿何物。

穷矣男儿方失路,复壁谁藏英杰。

拚潦倒、身名灰灭。

细听秋林都飒飒,只沙场断镞阴燐血。

良太苦,竟何益。

(0)
诗词分类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诗人
吴与弼 陆深 释函可 黎民表 朱诚泳 李之世 项安世 林光 佘翔 释居简 于慎行 虞俦 张宁 袁华 刘绎 黄省曾 江源 黄佐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