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十二砺》
《十二砺》全文
宋 / 郑思肖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攀断龙髯哭不回,鼎湖仙去下民灾。

一身肉痛愁销骨,两脸颜枯瘦入腮。

誓以匹夫纾国难,艰于乱世取人才。

屡曾算至难谋处,裂破肺肝天地哀。

(0)
鉴赏

这首诗《十二砺》是宋末元初诗人郑思肖所作,通过深沉的情感和强烈的对比描绘了主人公面对国家危难时的悲愤与决心。

首联“攀断龙髯哭不回,鼎湖仙去下民灾”,开篇即以龙髯断裂、仙人离世的意象,象征着国家的衰败与人民的苦难,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忧虑和对逝去时代的怀念。

颔联“一身肉痛愁销骨,两脸颜枯瘦入腮”,运用夸张的手法,形象地描绘了主人公因国家之痛而身心俱疲、面容憔悴的情景,展现了他内心的极度痛苦和对国家命运的深深忧虑。

颈联“誓以匹夫纾国难,艰于乱世取人才”,表达了诗人虽为一介平民,却愿意挺身而出,承担起拯救国家的重任,即使在动荡的时代中,也坚持寻找并培养人才,寄希望于未来。

尾联“屡曾算至难谋处,裂破肺肝天地哀”,进一步深化了诗人的悲愤之情。他多次在艰难险阻中思考对策,甚至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其悲痛之深,连天地都为之哀伤。这不仅体现了诗人对国家的深情厚爱,也彰显了他坚韧不拔、勇于担当的精神风貌。

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通过鲜明的对比和生动的比喻,深刻揭示了诗人面对国家危难时的复杂心情和坚定信念,展现了其高尚的人格魅力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作者介绍
郑思肖

郑思肖
朝代:宋   字:忆翁   籍贯:连江(今属福建)   生辰:1241~1318

郑思肖(1241~1318),宋末诗人、画家,连江(今福建省福州市连江县)人。原名之因,宋亡后改名思肖,因肖是宋朝国姓赵的组成部分。字忆翁,表示不忘故国;号所南,日常坐卧,要向南背北。亦自称菊山后人、景定诗人、三外(佛教词语)野人、三外老夫等。曾以太学上舍生应博学鸿词试。元军南侵时,曾向朝廷献抵御之策,未被采纳。后客居吴下,寄食报国寺。郑思肖擅长作墨兰,花叶萧疏而不画根土,意寓宋土地已被掠夺。
猜你喜欢

古像赞二百零五首·其一一二狄梁公

妖后乱唐,王祚欲绝。批龙扼虎,几蹈祸烈。

拨乱反正,捧日再升。社稷之功,孰能与争。

(0)

清江引·其十一

篷窗雨来声渐响。默坐心虚旷。

萧萧丛竹间,簌簌梧桐上。灞陵潇湘真髴髣。

(0)

清江引·其一

篷窗雨来声洒洒。静听心神快。

持杯怅远人,厌世羞尘壒。吾将乘桴浮碧海。

(0)

送吴之山还姑苏三首·其一

踪迹江湖不惮劳,壮怀随处托风骚。

即看上国游观去,会说东吴纸价高。

(0)

舟中有怀张石川

江心话别意匆匆,舵转杯停酒未终。

忽漫去帆看不见,斜风细雨独推篷。

(0)

邯郸道中

铜雀台荒烟草萋,蛾眉如梦鸟空啼。

行人莫问当年事,漳水东流秋日西。

(0)
诗词分类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诗人
章良能 李亨 陈璚 曹振镛 刘珍 孙楚 段玉裁 周葵 任翻 董恂 刘晏 程宿 冯京 韩忠彦 陈尧叟 郑颢 杨士芳 马援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