蓟门春尽云阴阴,倚杖出门愁暮禽。
千金裘马只自好,万里江湖谁复寻。
武陵一别桃花深,欲归不归伤我心。
青枫未老楚月白,吾将长啸投吾簪。
蓟门春尽云阴阴,倚杖出门愁暮禽。
千金裘马只自好,万里江湖谁复寻。
武陵一别桃花深,欲归不归伤我心。
青枫未老楚月白,吾将长啸投吾簪。
这首《归叹》由明代诗人宗臣所作,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与个人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归隐生活的向往与现实困境的无奈。
首句“蓟门春尽云阴阴”,描绘了春天即将结束时,蓟门一带云雾缭绕的景象,营造出一种淡淡的哀愁氛围。接着,“倚杖出门愁暮禽”一句,诗人独自倚杖出门,望着归巢的鸟儿,心中涌起无尽的愁绪,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彷徨。
“千金裘马只自好,万里江湖谁复寻”两句,通过对比,表达了诗人对物质享受与精神追求之间的矛盾。尽管拥有财富与地位,但在这广阔的天地间,却无人能真正理解或陪伴自己,流露出一种深深的孤独感和对知音难觅的感慨。
“武陵一别桃花深,欲归不归伤我心”中,“武陵”借用了陶渊明《桃花源记》中的典故,象征着理想中的避世之地。然而,诗人虽然渴望归隐,却又因某种原因无法实现,内心充满了矛盾与痛苦。
最后,“青枫未老楚月白,吾将长啸投吾簪”两句,诗人以自然界的景物为背景,表达了自己内心的决绝与释然。面对未老的青枫和皎洁的楚月,诗人选择高声长啸,然后将簪子投入其中,似乎在宣告自己对现状的不满与对未来的某种决心。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富有象征意义的景物描写,展现了诗人对归隐生活的向往以及在现实与理想的冲突中所感受到的无奈与挣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