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和山城灯夜》
《和山城灯夜》全文
宋 / 韦骧   形式: 七言律诗

山城灯夕兴厌厌,俗乐年丰令节参。

竿首挂星还拱北,云中回雁倦图南。

笙箫度曲喧芳席,綵翠交光结秀岩。

邦伯欲归人恋恋,帐兵休报鼓声三。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宋代山城在灯节之夜的热闹景象与浓厚节日氛围。首句“山城灯夕兴厌厌”,以“厌厌”形容灯火辉煌、热闹非凡的夜晚,营造出一种温馨而热烈的节日气氛。接着,“俗乐年丰令节参”点明了节日与丰收的喜悦,人们在欢庆之余,也感受到生活的富足与满足。

“竿首挂星还拱北,云中回雁倦图南”两句运用了生动的自然景象来比喻和象征。悬挂于竿首的星辰仿佛在向北方拱手致意,而天空中的大雁则似乎在长途迁徙后感到疲惫,不再向南飞行。这两句既展现了自然界的和谐与美丽,也暗含了人们对生活安定、不再奔波的向往。

“笙箫度曲喧芳席,綵翠交光结秀岩”描绘了宴会上音乐与灯光交织的场景,笙箫之声在宴席上回荡,色彩斑斓的装饰与闪烁的灯光相互辉映,营造出一种欢乐与祥和的氛围。这不仅体现了节日的喜庆,也反映了人们在和平年代享受生活的美好愿望。

最后,“邦伯欲归人恋恋,帐兵休报鼓声三”表达了对官员归家的期待与对士兵休战的祝愿。邦伯(地方长官)即将离开,人们依依不舍;而士兵们在节日里停止了战斗,鼓声三声意味着和平与安宁的到来。这一部分体现了诗人对社会和谐与人民安宁的深切关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象征手法,展现了宋代山城灯节之夜的繁华景象与人们内心的喜悦与期盼,是一幅生动的民俗画卷。

作者介绍
韦骧

韦骧
朝代:宋   字:子骏   籍贯:钱塘   生辰:公元一0五三年

公元一〇三三年至一一一〇五年,字子骏,钱塘人。生于宋仁宗明道二年,卒于徽宗崇宁四年,年七十三岁。工诗文。皇祐五年(公元一0五三年)进士,除知袁州萍乡系。历福建转连判官,主客郎中。出为变路提刑。建中靖国初,(公元一一〇一年)除知明州丐宫祠,以左朝议大夫提举洞霄宫,卒。骧著有文集十八卷,赋二十卷,均《宋史艺文志》并传于世。
猜你喜欢

临江仙

记得当年明月夜,送君归去花阴。

深解悄悄漏沈沈。多情携手处,说尽两知心。

此后逢君何处所,不期相遇而今。

断笳残角又疏砧。思量今后事,别梦更难禁。

(0)

百尺楼.题画

懒上望夫山,羞作将军虎。

见说东南有缺天,留待娲皇补。

香草自多情,空谷相延伫。

汝已无方可着根,伴我云根住。

(0)

罗敷媚

一天秋色难描画,况是秋声。道是秋声。

纵有欧阳赋不成。西风碎撼芭蕉雨,此夜曾听。

那忍重听。多恐宵深剑欲鸣。

(0)

南乡子.夏夕无寐,茫茫交集,辄韵语写之,不求文也。五首·其一

兀坐寂无欢。检点平生一笑难。

四十年来浑是梦,邯郸。得得青驴尚未还。

往事总阑珊。不待新愁鬓巳斑。

试问从前谁误我,儒冠。燕垒蚕丝卒岁艰。

(0)

定风波.咏紫玉簪

秋雨浪浪湿碧苔。庭花无数雨中开。

一种看来颜色好。袅袅。浑疑仙子御风来。

羽盖似将云影护。丰度。罗衣偏爱淡霞裁。

应是玉妃微醉后。轻溜。鬓边卸下紫鸾钗。

(0)

念奴娇.送孙无言归黄山,次曹学士王司勋韵

黄山家者,见多少虚名,唯君称绝。

阅尽人间风景恶,苦忆山中唤铁。

诗癖能耽,词情独赏,啸匹因霄舌。

焙山煮海,安贫肯与同辙。

已办剥苎为衫,编椰成笠,衣履全然别。

道是烟花隋苑冷,萤火何曾真热。

富自当求,吾从吾好,谁巧谁云拙。

朱砂峰顶,接天万仞红雪。

(0)
诗词分类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诗人
嵇康 张鷟 王沂孙 宗泽 程钜夫 程恩泽 刘希夷 曹寅 范云 邓廷桢 宋应星 岳飞 张泌 左思 毕沅 刘大櫆 陈继儒 张英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