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深萧寺足幽居,寝饭行藏亦自如。
仰识白云天外意,俯看青史古人书。
摩挲方寸生无愧,周览山川气有馀。
不用棹舟江海去,清风明月是吾庐。
深深萧寺足幽居,寝饭行藏亦自如。
仰识白云天外意,俯看青史古人书。
摩挲方寸生无愧,周览山川气有馀。
不用棹舟江海去,清风明月是吾庐。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超然物外、自在悠然的生活状态。开篇“深深萧寺足幽居,寝饭行藏亦自如”两句,写出了诗人隐居深山古寺中的闲适与自由,无拘无束,日常起居饮食都能随心所欲。
接着,“仰识白云天外意,俯看青史古人书”两句表达了诗人对高远志向和历史的思考。仰望天上的白云,象征着超脱尘世的高洁情操;低头阅读前人的书籍,则显示出诗人对于历史知识的尊重与学习。
“摩挲方寸生无愧”一句,表明诗人在内心深处自省时,感到无愧于心,行为纯正。紧接着,“周览山川气有馀”则描绘了诗人对大自然的广泛观察与深刻感受,他对山川之美有着丰富的情感积累。
最后,“不用棹舟江海去,清风明月是吾庐”两句,更进一步表达了诗人的超脱与自得其乐。他无需乘船远行,因为在他看来,那些清新的自然景象——清风与明月——已经构成了他的精神寄托,与世俗的富贵豪华相比,这样的生活才是真正的安身之所。
总体而言,诗人通过这首诗表达了一种超脱物质追求,回归心灵本真的生活态度。
三月瞿塘峻江水,万里归来蜀都帅。
尽收五十四州书,画舸连樯当歌吹。
有唐文士几千人,文不逮汉诗则异。
开元天宝光焰长,长庆元和殿唐季。
化入宝奁脂泽中,亦有风满有能事。
六十馀家三百年,天遣遗风未全坠。
青衫昔日同舍郎,老傍人间百无意。
将焚笔砚技辄痒,未说风骚心复醉。
公堂许我能篇章,遗以斯文慰憔悴。
徒令后学羞捧心,谁与前贤共联辔。
为公隐几抱残编,聊伴青奴问朝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