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船荡桨向西徂,定送如泉酒百壶。
复喜流觞从逸少,宁辞击壤和尧夫。
清泉榆火催新梦,野服黄冠换旧图。
赖是三春无酒债,寻常行处亦知乎。
小船荡桨向西徂,定送如泉酒百壶。
复喜流觞从逸少,宁辞击壤和尧夫。
清泉榆火催新梦,野服黄冠换旧图。
赖是三春无酒债,寻常行处亦知乎。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文人雅集场景。诗人乘着小船,荡桨西行,准备参加好友郑凫溪的宴饮。诗中“定送如泉酒百壶”一句,以“如泉”形容酒之丰富,既展现了豪迈的饮酒氛围,也暗示了深厚的友情。接着,“复喜流觞从逸少,宁辞击壤和尧夫”,通过引用东晋名士王羲之的“流觞曲水”和宋代哲学家、文学家范仲淹的“击壤而歌”,表达了对古代文人风雅生活的向往与追求,同时也体现了诗人与友人之间志趣相投的情谊。
“清泉榆火催新梦,野服黄冠换旧图”两句,进一步渲染了聚会的自然与闲适气氛。清泉旁点燃的榆木火堆,不仅为夜晚增添了几分温暖,也激发了诗人的创作灵感;而“野服黄冠”的装扮,则象征着文人不拘一格、亲近自然的生活态度。最后,“赖是三春无酒债,寻常行处亦知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当前生活状态的满足与知足常乐的心态,即使在日常生活中也能找到乐趣与智慧。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明代文人聚会的愉悦场景,以及他们对自然、友情和生活的深刻感悟,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崇尚自然、重视友情、追求精神自由的价值观念。
落落长松,倚浮云大山、高占幽僻。
亭亭隐士,爱洞天岩穴,深藏虚极。
对门开是景,挂猿狖、离罗峭壁。
尽日无佗事,唯调虎龙,交媾坐磐石。
时时鹤听嘉音,动笙篁转流,空外飘激。
人明至道,恶管弦幽噎,花间沉溺。
出群常羡此,岁寒重、孤凝黛色。
炼性超于彼,身闲永同居寿域。
故乡何处栖迟,海山雾敛春风细。
花浓石润,云娇烟淡,天容如水。
芝桂香分,橘橙酒滟,锦茵摛翠。
佩霓裳缥渺,飞琼羽盖,瑶池宴,赏佳丽。
俯笑人间富贵。到头来、一场虚伪。
桑田暗改,人生空老,谁能适意。
虎战龙争,汉兴秦灭,今成何济。
看蓬莱紫府,长春胜景,妙无加矣。
万木归根,三冬拔翠,晓来梅萼轻坼。
妒雪精神,清人气焰,不许等闲攀摘。
百花未发,独占得东君春色。
庚岭斜横,秀孤芳,更妙机难测。西湖洒然至极。
胜蜡黄愈增灵识。漏泄前村驿使,喜传消息。
解引诗人雅咏,对一枝金蕾,兴自适。
月浸寒梢,天香可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