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堂如见其人,我曾从泰岱黄河,举酒遥生千古感;
饮水当同此味,且莫道峨眉太白,隔江喜见六朝山。
登堂如见其人,我曾从泰岱黄河,举酒遥生千古感;
饮水当同此味,且莫道峨眉太白,隔江喜见六朝山。
此联以扬州平山堂为背景,巧妙地运用了对仗与比喻,展现了诗人对历史与自然的深刻感悟。上联“登堂如见其人”开篇即营造了一种身临其境之感,仿佛读者已站在平山堂之上,能够感受到泰山黄河的壮丽景象,以及古人饮酒时的豪情与感慨。这种将历史人物的情感融入自然景观中的手法,使得诗句具有了穿越时空的韵味。
下联“饮水当同此味”则进一步深化了这一主题,通过饮水与自然味道的关联,表达了与自然和谐共处、品味生活真谛的哲思。同时,“且莫道峨眉太白,隔江喜见六朝山”一句,巧妙地引用了峨眉山、李白和六朝山等典故,既展现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暗含了对历史文化的追忆与敬仰。整联在表达对自然与历史的热爱与尊重的同时,也传递出一种超越时空的审美情趣和人生哲学。
综观全联,龚易图以其独特的艺术视角,将个人情感、自然景观与历史文化巧妙融合,不仅展现了平山堂的壮丽景色,更传达了对生命、自然与历史的深刻思考,体现了中国古典文学中深邃的人文关怀与审美追求。
越绝天台温雁荡,万壑千岩各形状。
钱塘风物更奇绝,杖屦年时记曾访。
归来戏辟小园林,十里西湖藏瓮盎。
悠然入眼皆吾山,罗列轩窗一何壮。
止庵道人真有道,种竹莳花近丘圹。
何人好事赠假山,潜涧新添小屏嶂。
却疑迁徙从平泉,更恐飞来自秦望。
世间赝物何止此,沙佛儒衣龙亦象。
道人于物意岂留,异日从教散天壤。
花木篇章两游戏,林下高风真可尚。
来游莲社有诗人,句比昌黎更豪放。
我休说假复论真,真假通同归一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