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洞银楼垂碧乳,夜夜老猿吟冷树。
山僧兴到爱溪山,飞锡住,浮杯渡。
结个茆庵山下路。
尘界茫茫无定据,雪里飞鸿风里絮。
山僧兴尽别溪山,一笑去,谁回顾。
明月满山无觅处。
玉洞银楼垂碧乳,夜夜老猿吟冷树。
山僧兴到爱溪山,飞锡住,浮杯渡。
结个茆庵山下路。
尘界茫茫无定据,雪里飞鸿风里絮。
山僧兴尽别溪山,一笑去,谁回顾。
明月满山无觅处。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幽静而神秘的山林景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与僧侣生活的和谐共存。首句“玉洞银楼垂碧乳”,以“玉洞”和“银楼”形容山中洞穴的晶莹剔透,仿佛是大自然的瑰宝,而“垂碧乳”则暗示了洞穴内可能生长着一些珍贵的植物或矿物质,营造出一种神秘而又清新的氛围。
接着,“夜夜老猿吟冷树”一句,将时间限定在夜晚,通过“老猿”的哀鸣和“冷树”的形象,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寂静与凄凉,同时也暗示了自然界的生命循环和时间的流逝。
“山僧兴到爱溪山,飞锡住,浮杯渡。”这几句描绘了一个僧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他自由地穿梭于山水之间,以“飞锡”和“浮杯”来表达其行踪的轻盈和自在,以及与自然界的亲密接触。
“结个茆庵山下路。”描述了僧人在山脚下建造了一个简陋的茅庵,作为栖身之所,与自然融为一体,过着简朴而宁静的生活。
“尘界茫茫无定据,雪里飞鸿风里絮。”这两句将视线从山林转向更广阔的天地,以“雪里飞鸿”和“风里絮”象征着人生的漂泊不定和无常,同时也表达了对自然界的敬畏之情。
最后,“山僧兴尽别溪山,一笑去,谁回顾。”描绘了僧人离开山林时的情景,虽然心中充满对自然美景的留恋,但最终还是选择了继续前行,面对未知的世界,留下的是一个淡淡的微笑,不带一丝眷恋。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僧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活状态,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深刻感悟,充满了哲理意味和诗意美。
良宵无意贪游玩。
奈邻友、闲呼唤。
六街非是少人行,不似旧时风范。
笙歌零落,绮罗销减,枉了心情看。
思量往事堪肠断。
怕频到、帘儿畔。
朦胧月下却归来,指望阿谁收管。
低头注定,两汪儿泪,百计难销遣。
蓼汀侧。
朝霭依依弄色。
知何许、湘女淡妆,羽节飞来带秋碧。
轻裙素绡织。
谁与明珰竞饰。
无言处、相与溯回,应有柔情正堆积。
当年驻香鷁。
记草媚罗裙,波映文席。
□□□□□□摘。
□□□□□,□□□□,斜阳返照暮雨湿。
爱天际凉入。
愁寂。
念畴昔。
谩太华峰顶,幽梦寻觅。
尔今两鬓如花白。
但一线才思,半星心力。
新词奇句,便做有,怎道得。
宿雨初乾,舞梢烟瘦金丝袅。
嫩云扶日破新晴,旧碧寻芳草。
幽径兰芽尚小。
怪今年、春归太早。
柳塘花院,万朵红莲,一宵开了。
梅雪翻空,忍教轻趁东风老。
粉围香阵拥诗仙,战退春寒峭。
现乐歌弹闹晓。
宴亲宝、团圞同笑。
醉归时候,月过珠楼,参横蓬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