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天仙子.赠寒松和尚同云臣赋.和尚曾驻锡善权,今掩关北郭》
《天仙子.赠寒松和尚同云臣赋.和尚曾驻锡善权,今掩关北郭》全文
清 / 陈维崧   形式: 词  词牌: 天仙子

玉洞银楼垂碧乳,夜夜老猿吟冷树。

山僧兴到爱溪山,飞锡住,浮杯渡。

结个茆庵山下路。

尘界茫茫无定据,雪里飞鸿风里絮。

山僧兴尽别溪山,一笑去,谁回顾。

明月满山无觅处。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幽静而神秘的山林景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与僧侣生活的和谐共存。首句“玉洞银楼垂碧乳”,以“玉洞”和“银楼”形容山中洞穴的晶莹剔透,仿佛是大自然的瑰宝,而“垂碧乳”则暗示了洞穴内可能生长着一些珍贵的植物或矿物质,营造出一种神秘而又清新的氛围。

接着,“夜夜老猿吟冷树”一句,将时间限定在夜晚,通过“老猿”的哀鸣和“冷树”的形象,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寂静与凄凉,同时也暗示了自然界的生命循环和时间的流逝。

“山僧兴到爱溪山,飞锡住,浮杯渡。”这几句描绘了一个僧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他自由地穿梭于山水之间,以“飞锡”和“浮杯”来表达其行踪的轻盈和自在,以及与自然界的亲密接触。

“结个茆庵山下路。”描述了僧人在山脚下建造了一个简陋的茅庵,作为栖身之所,与自然融为一体,过着简朴而宁静的生活。

“尘界茫茫无定据,雪里飞鸿风里絮。”这两句将视线从山林转向更广阔的天地,以“雪里飞鸿”和“风里絮”象征着人生的漂泊不定和无常,同时也表达了对自然界的敬畏之情。

最后,“山僧兴尽别溪山,一笑去,谁回顾。”描绘了僧人离开山林时的情景,虽然心中充满对自然美景的留恋,但最终还是选择了继续前行,面对未知的世界,留下的是一个淡淡的微笑,不带一丝眷恋。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僧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活状态,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深刻感悟,充满了哲理意味和诗意美。

作者介绍
陈维崧

陈维崧
朝代:清   字:其年   号:迦陵   籍贯:宜兴(今属江苏)   生辰:1625~1682

陈维崧(1625—1682年),字其年,号迦陵,江苏宜兴人。明末清初词坛第一人,阳羡词派领袖。明末四公子之一陈贞慧之子。明熹宗天启五年(1625年),陈维崧出世,幼时便有文名。十七岁应童子试,被阳羡令何明瑞拔童子试第一。与吴兆骞、彭师度同被吴伟业誉为“江左三凤”。与吴绮、章藻功称“骈体三家”。明亡后,科举不第。弟弟陈宗石入赘于商丘侯方域家,陈维崧亦寓居商丘,与弟同居。
猜你喜欢

御街行·良宵无意贪游玩

良宵无意贪游玩。
奈邻友、闲呼唤。
六街非是少人行,不似旧时风范。
笙歌零落,绮罗销减,枉了心情看。
思量往事堪肠断。
怕频到、帘儿畔。
朦胧月下却归来,指望阿谁收管。
低头注定,两汪儿泪,百计难销遣。

(0)

感皇恩·诗眼看青天

诗眼看青天,几多虚旷。
雨过凉生气萧爽。
白云无定,吹散作、鳞鳞琼浪。
尚馀星数点,浮空上。
明月飞来,寒光磨荡。
彷佛轮间桂枝长。
倚风归去,纵长啸、一声悠扬。
响摇山岳影,秋悲壮。

(0)

长相思·晴时看

晴时看。
雨时看。
红绿云中驾彩鸾。
阳台梦未阑。
咏伊难。
画伊难。
服透东皇九转丹。
光生玉炼颜。

(0)

乌夜啼·月儿犹未全明

月儿犹未全明。
乞怜生。
几片彩云来去、更风轻。
应见我。
行又坐。
苦凝情。
卷起帘儿不睡、到三更。

(0)

兰陵王·蓼汀侧

蓼汀侧。
朝霭依依弄色。
知何许、湘女淡妆,羽节飞来带秋碧。
轻裙素绡织。
谁与明珰竞饰。
无言处、相与溯回,应有柔情正堆积。
当年驻香鷁。
记草媚罗裙,波映文席。
□□□□□□摘。
□□□□□,□□□□,斜阳返照暮雨湿。
爱天际凉入。
愁寂。
念畴昔。
谩太华峰顶,幽梦寻觅。
尔今两鬓如花白。
但一线才思,半星心力。
新词奇句,便做有,怎道得。

(0)

烛影摇红·宿雨初乾

宿雨初乾,舞梢烟瘦金丝袅。
嫩云扶日破新晴,旧碧寻芳草。
幽径兰芽尚小。
怪今年、春归太早。
柳塘花院,万朵红莲,一宵开了。
梅雪翻空,忍教轻趁东风老。
粉围香阵拥诗仙,战退春寒峭。
现乐歌弹闹晓。
宴亲宝、团圞同笑。
醉归时候,月过珠楼,参横蓬岛。

(0)
诗词分类
小学必背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诗人
胡寅 全祖望 程俱 米芾 陈镒 文彦博 于谦 张孝祥 李孝光 陆求可 王炎 何梦桂 诗经 张嵲 朱松 林则徐 韦应物 晏殊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