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伏地全杨李,公亦何知爱恶间。
千古论心许公近,百年归意与谁闲。
当年伏地全杨李,公亦何知爱恶间。
千古论心许公近,百年归意与谁闲。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晁补之所作的《松菊堂读史五首》中的第五首。诗中,诗人以历史人物为引子,表达了对公正无私品格的赞赏。"当年伏地全杨李"暗指历史上的人物在面对权势时,能够坚守原则,不因个人喜好而偏颇。"公亦何知爱恶间"则进一步强调了这种公正无私的态度,即使在情感纠葛中,也能保持理智判断。
"千古论心许公近",诗人认为这样的公正之心是值得千秋万代尊敬的,表明他对公正无私人格的高度评价。最后,"百年归意与谁闲"则流露出一种感慨,诗人感叹在这样的时代,能有这样的心境和行为的人已经不多,显得有些寂寥。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历史典故,寓言式地表达了诗人对公正无私精神的推崇,并对现实社会中缺乏这种品质的现象表示了一种惋惜。
荒塞峰烟百道驰,雁门风色暗旌旗。
破围铁骑长驱疾,饮血将军转战危。
画角吹开边月静,缦缨不信虏尘窥。
归来长揖功成后,黄石当年故有期。
几点社翁雨,一番花信风。
水鸟歌妇女,衣襟便佞舌。
溪山自是清凉国,松竹合封萧洒侯。
山上花明水上曛,一桡青翰破霞文。
白帝霜舆欲御秋,但说漱流并枕石。
不辞蝉腹与龟肠,头方不会王门事。
尘土空缁白苧衣,秋来懒上向吴亭。
六分春色一分休,满眼东波尽是愁。
花匠凝寒应束手,酒龙多病尚垂头。
无穷懒惰齐中散,有底机谋敌右侯。
见织短篷裁小楫,拿烟闲弄个渔舟。
三清今日聚灵官,玉刺齐抽谒广寒。
执盖冒花香寂历,侍晨交佩响阑珊。
将排凤节分阶易,欲校龙书下笔难。
唯有世尘中小兆,夜来心拜七星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