簪裾满座醉和春,莺燕聊翩贺主人。
坐我董帷书味永,管他周鼎泗滨沦。
五千年史翻陈案,三十馀山卧逸民。
对客欣髯时一笑,卷舒的是自由身。
簪裾满座醉和春,莺燕聊翩贺主人。
坐我董帷书味永,管他周鼎泗滨沦。
五千年史翻陈案,三十馀山卧逸民。
对客欣髯时一笑,卷舒的是自由身。
这首诗描绘了寿宴上热闹而充满诗意的场景。诗人以“簪裾满座醉和春”开篇,生动地展现了宾客满堂、欢声笑语、春意盎然的宴会氛围。接着,“莺燕聊翩贺主人”一句,以自然界的生机勃勃来比喻寿宴上的喜庆气氛,进一步烘托出主人的喜悦与被祝福的氛围。
“坐我董帷书味永,管他周鼎泗滨沦”两句,表达了主人对知识的热爱和对历史的尊重。这里,“董帷”可能是指书房或藏书之处,“周鼎泗滨沦”则可能暗指历史变迁,但主人却能静心于书海,不为外界的沧桑变化所动,体现了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超脱世俗的精神境界。
“五千年史翻陈案,三十馀山卧逸民”两句,通过对比历史的悠久与个人的隐逸生活,展现了主人对历史的深刻理解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五千年历史的翻阅,仿佛在探索过去的智慧与教训;而“三十馀山卧逸民”,则暗示主人愿意远离尘嚣,过着宁静淡泊的生活。
最后,“对客欣髯时一笑,卷舒的是自由身”两句,以主人面对宾客时的轻松一笑,展现了他内心的自由与洒脱。这里的“卷舒”,既可理解为书籍的收放自如,也可理解为主人情感的表达与释放,体现了他随性自在的人生态度。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寿宴场景的描绘和主人精神世界的展现,传达了一种对知识的热爱、对历史的尊重、对自由生活的向往以及超脱世俗的精神追求,充满了浓厚的文化气息和哲学意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