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龙已化葛陂水,两凤初集丹山羽。
虞廷既远费仙归,留得潇潇杂风雨。
老聃文孙神思奇,笔吐元气何淋漓。
一天秋兴收不得,疏影散作青瑶枝。
双龙已化葛陂水,两凤初集丹山羽。
虞廷既远费仙归,留得潇潇杂风雨。
老聃文孙神思奇,笔吐元气何淋漓。
一天秋兴收不得,疏影散作青瑶枝。
这首明代诗人唐文凤的《题李息斋双竹图》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画面。首句“双龙已化葛陂水”以龙比喻竹子,暗示其曾有非凡之姿,如今化为葛陂之水,流露出岁月变迁的感慨。次句“两凤初集丹山羽”则借凤凰集羽象征画中竹子的高洁与祥瑞。
第三句“虞廷既远费仙归”暗指古代贤君虞舜的时代已远去,如同神仙般的人物也不再归来,寓言世事沧桑。最后一句“留得潇潇杂风雨”描绘竹子在风雨中摇曳,展现出坚韧的生命力,同时也带有一丝凄凉与孤独。
诗人接着赞扬画师李息斋,“老聃文孙神思奇”,将他比作老子的后裔,才华横溢,笔下的竹子“笔吐元气何淋漓”,充满生机和力量。最后,“一天秋兴收不得,疏影散作青瑶枝”表达了诗人面对此画时难以抑制的秋日情怀,竹子的疏影在诗人心中幻化成青玉般的瑰丽景象,寓意深远,余韵悠长。整首诗通过竹子的形象,寄寓了对时光流转、人事更迭的深沉思考。
绿槐庭院阴如许,声声度来林杪。
翅薄风多,身高露重,独把纤枝危抱。哀音漫袅。
顾鬓影成丝,暗惊秋早。
蓦起凉飙,晓窗繁响恐沈了。
年年曾记听处,五更疏欲断,幽思多少。
冷咽齐宫,凄迷汉苑,身世西风残照。回肠正搅。
忆归棹横塘,柳阴吟绕。剩取馀音,砌蛩相和好。
瑶宫小谪飞仙人,餐霞饮瀣游凡尘。
骑鲸一去三百载,夕阳老屋青藤存。
十年梦想不得到,一朝假馆逢陈遵。
春晴岸帻肃客入,荦确怪石纷横陈。
绿阴一径入深处,古藤十丈蟠高垣。
枝柯攫天瘦蛟舞,时共风雨相飞奔。
清池一勺活不涸,乃是天汉之分源。
岁久岂无蛰龙睡,倏游不敢投丝纶。
举首突兀睹庭柱,摩挲剩墨无磨磷。
大书深镵见笔力,倔强欲与藤簸掀。
登楼鞠?谒遗像,画图肃肃来精魂,开窗四顾万山入,咫尺包孕迷朝昏。
想见当时抱膝坐,论兵慷慨乌角巾。
酒酣不识督师贵,短兵狭路非其伦。
先生亦一诸生耳,乃能筹海除奸民。
徐汪先后同受馘,奇功不让楼船军。
惜乎才大不竟用,山人摈落同茂秦。
后公而生叹公遇,咄哉弄斧班输门。
《春日游青藤书屋登孕山楼谒天池先生像赋赠闲谷》【清·平步青】瑶宫小谪飞仙人,餐霞饮瀣游凡尘。骑鲸一去三百载,夕阳老屋青藤存。十年梦想不得到,一朝假馆逢陈遵。春晴岸帻肃客入,荦确怪石纷横陈。绿阴一径入深处,古藤十丈蟠高垣。枝柯攫天瘦蛟舞,时共风雨相飞奔。清池一勺活不涸,乃是天汉之分源。岁久岂无蛰龙睡,倏游不敢投丝纶。举首突兀睹庭柱,摩挲剩墨无磨磷。大书深镵见笔力,倔强欲与藤簸掀。登楼鞠?谒遗像,画图肃肃来精魂,开窗四顾万山入,咫尺包孕迷朝昏。想见当时抱膝坐,论兵慷慨乌角巾。酒酣不识督师贵,短兵狭路非其伦。先生亦一诸生耳,乃能筹海除奸民。徐汪先后同受馘,奇功不让楼船军。惜乎才大不竟用,山人摈落同茂秦。后公而生叹公遇,咄哉弄斧班输门。
https://shici.929r.com/shici/rdRcahKmID.html
言寻天门洞,早春惬幽赏。
百折缘涧溪,一径拂榛莽。
然松拾路入,未可计寻丈。
冷风摇火光,老蝠骇腾上。
横石限如阈,蛇行不敢仰。
前奇已我领,后胜方客奖。
力弱心乃强,境递神忽朗。
石笋矗空立,阴泉迸隙长。
触目呈众形,惊耳纳群响。
万怪孕一腹,造物何所仿。
疑有避秦人,全家此中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