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奉诏阅庶吉士卷和介翁韵二首·其一》
《奉诏阅庶吉士卷和介翁韵二首·其一》全文
明 / 孙承恩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阅士群公我滥同,王言赫奕炳如虹。

须知独为储贤地,要是无分入彀雄。

清庙岂容遗卞玉,云门合自识焦桐。

庸愚廿载前叨与,愧乏涓埃答睿衷。

(0)
鉴赏

此诗《奉诏阅庶吉士卷和介翁韵二首(其一)》由明代诗人孙承恩所作,表达了诗人对朝廷选拔人才制度的深刻理解与感慨。

首句“阅士群公我滥同”,诗人以谦逊之态自述,表示自己在众多士人中不过是滥竽充数的一员。接着“王言赫奕炳如虹”一句,以辉煌灿烂的彩虹比喻帝王的圣旨,形象地描绘出朝廷选拔人才时的庄重与威严。

“须知独为储贤地,要是无分入彀雄。”这两句进一步阐述了朝廷选拔人才的目的在于储备贤能之士,而非仅仅为了展示权力或炫耀武力。诗人强调了选拔人才的真正意义,并表明自己虽有幸参与其中,但并不期望成为显赫之辈。

“清庙岂容遗卞玉,云门合自识焦桐。”这两句运用了两个典故,分别出自《左传》和《吕氏春秋》,意在说明朝廷不会遗漏任何具有才华的人才,就如同清庙不会忽视珍贵的宝玉,云门自然能识别出优美的琴音。诗人以此表达对朝廷公正选材的赞许与信任。

最后,“庸愚廿载前叨与,愧乏涓埃答睿衷。”诗人回顾自己二十多年前有幸参与选拔,深感自己的微薄之力难以报答朝廷的深恩。这句话体现了诗人对自身能力的谦虚认识以及对朝廷恩赐的感激之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典故,展现了诗人对朝廷选拔人才制度的深刻理解和真挚情感,同时也流露出对自己能力的谦逊态度和对朝廷恩赐的感激之情。

作者介绍
孙承恩

孙承恩
朝代:明

(1485—1565)松江华亭人,字贞父(甫),号毅斋。孙衍子。正德六年进士。授编修,历官礼部尚书,兼掌詹事府。嘉靖三十二年斋宫设醮,以不肯遵旨穿道士服,罢职归。文章深厚尔雅。工书善画,尤擅人物。有《历代圣贤像赞》、《让溪堂草稿》、《鉴古韵语》。
猜你喜欢

壬寅九日和君玉来韵·其二

书生纸里亦枵然,欲去街头恰百钱。

寄语西风莫相笑,一杯便是菊花筵。

(0)

和王成之梅韵·其一

踏雪寻芳路带沙,南枝初放两三花。

高楼寄语休吹笛,留取春风与大家。

(0)

西山问羊

淡泊不禁频皛饭,寻常无以致毡根。

西山茧耳多于石,肯与书生踏菜园。

(0)

糟笋

瓮中有地可藏真,子子孙孙曲糵醺。

谁是圣之清者后,此君应负此君君。

(0)

锦堂四景图·其一春水满四泽

淼淼舒如罗带,鳞鳞皱似縠纹。

谁道卧龙不起,须臾变化风云。

(0)

戏高广之

一饮遇伶妇,一饭值丘嫂。

徒教乞米僧,时时送卢老。

(0)
诗词分类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诗人
朱庆余 郁达夫 郭沫若 陶宏景 王珪 乾隆 梁羽生 曹叡 文征明 启功 卓文君 吉鸿昌 李嘉佑 沈雁冰 惠能 来鹄 唐温如 魏征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