迢迢客路三千里。心牵游子情难已。离思黯然生。
挑灯忆远人。孱孱羸瘦质。怎惯长为客。
午夜板桥霜。怜伊风露凉。
迢迢客路三千里。心牵游子情难已。离思黯然生。
挑灯忆远人。孱孱羸瘦质。怎惯长为客。
午夜板桥霜。怜伊风露凉。
这首《菩萨蛮》以细腻的情感描绘了游子远离家乡、独自行走在漫长旅途中的孤独与思念。诗人张友书在清时期创作此词,通过“迢迢客路三千里”开篇,便将读者带入了游子漫长而艰辛的旅程之中。接下来的“心牵游子情难已”,直接点明了游子内心的牵挂与不舍,情感真挚动人。
“离思黯然生”一句,形象地描绘了游子在旅途中因思念家乡亲人而产生的忧郁情绪。“挑灯忆远人”则进一步展现了游子在夜晚难以入眠时,借着微弱的灯光回忆远方亲人的场景,这份对家的深深眷恋,让人感同身受。
“孱孱羸瘦质,怎惯长为客”两句,不仅描绘了游子身体上的疲惫与消瘦,更深层次地反映了其心灵的孤独与煎熬。游子在外漂泊,难以适应长期的异乡生活,这种情感的表达,让读者对游子的处境感同身受,对其遭遇深表同情。
最后,“午夜板桥霜,怜伊风露凉”以凄冷的环境描写,进一步渲染了游子深夜行走在板桥上的孤独与寒冷。这里的“怜伊”二字,不仅是对游子的同情,也蕴含了对所有在外漂泊者的关怀与理解。
整首词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生动的场景刻画,展现了游子在外的孤独、思念与坚韧,表达了对远方亲人的深深挂念和对家乡的深切思念。张友书以其独特的艺术视角,将游子的内心世界展现在读者面前,使得这首词具有极高的艺术感染力和人文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