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秦州杂诗二十首·其七》
《秦州杂诗二十首·其七》全文
唐 / 杜甫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删]韵

莽莽万重山,孤城山谷间。

无风云出塞,不夜月临关。

属国归何晚,楼兰斩未还。

烟尘独长望,衰飒正摧颜。

(0)
翻译
连绵的群山无边无际,一座孤独的城坐落在山谷之中。
没有风从边塞吹来,明亮的月光照亮了关隘,却并未带来夜晚。
使者归期为何如此之晚?楼兰的敌人还未被斩杀。
我独自眺望远方烽烟弥漫之地,心中满是苍凉与哀伤。
鉴赏

这是一首表达边塞之旅的孤独与思念故土之情感的古诗。诗人以“莽莽万重山”开篇,描绘了一片辽阔而幽深的山脉,将读者带入一个偏远而又闭塞的环境中。接着,“孤城山谷间”进一步强化了这种边陲之地的孤独与封闭感。

“无风云出塞,不夜月临关。”两句则是对自然景观的描写,其中“无风云出塞”表明即便是在平静无风的情况下,云也能从这座城塞中升腾而起,这里的“塞”指的是边疆的防线;“不夜月临关”则形象地展示了夜幕降临,明亮的月光照耀在城关之上。这些描写增强了诗歌的氛围,使人仿佛置身于那种静谧而又略带忧郁的边塞环境中。

“属国归何晚”一句流露出诗人的思乡情怀,表达了对于远方故土的急切期盼。"楼兰斩未还"则透露了一种等待的心境,"楼兰"可能是指一个地方或事件,而"斩未还"意味着某事尚未结束或完成。

最后两句“烟尘独长望,衰飒正摧颜”中,“烟尘独长望”描绘了诗人在这片边塞之地,面对无尽的沙尘与云雾,只能孤独地凝视远方;"衰飒正摧颜"则形容诗人的神情,由于长时间的心理压力和身体疲惫而显得沧桑与憔悴。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诗人边塞生活中的孤独感、思乡之情以及对未来的不确定性。

作者介绍
杜甫

杜甫
朝代:唐   字:子美   籍贯: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   生辰:712-770

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汉族,本襄阳人,后徙河南巩县。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称为“老杜”。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后世称其杜拾遗、杜工部,也称他杜少陵、杜草堂。杜甫创作了《春望》《北征》《三吏》《三别》等名作。
猜你喜欢

周公谨砚

弁阳片石出塘栖,馀墨犹然积水湄。

一半已书亡宋事,更留一半写今时。

(0)

题萧云从秋山红树卷

峰势欲开树为遮,崔鬼画态间槎枒。

本来枫檞经霜染,错认夕阳一片霞。

(0)

访邹满字溪上

言寻居士家,薄暮清溪道。

荒原鸟独飞,寒木云相抱。

入室闻疏钟,开门见秋潦。

落叶坐来多,清风时一扫。

(0)

摸鱼儿

是谁家、本师绝艺,檀槽搯得如许。

半弯逻逤无情物,惹我伤今吊古。君何苦。

君不见、青衫已是人迟暮。江东烟树。

纵不听琵琶,也应难觅,珠泪曾乾处。

凄然也,恰似秋宵掩泣。灯前一队儿女。

忽然凉瓦飒然飞,千岁老狐人语。浑无据。

君不见、澄心结绮皆尘土。两家后主。

为一两三声,也曾听得,撇却家山去。

(0)

过涧歇.显德寺前看枫叶

岚翠浓于草鞋夹。绕坡细流,潨潨暗通苕霅。

谷声遝。下落乱泉声里,愀悄如相答。

此间景,纯得关仝巨然法。

寺松三百本,雨溜苍皮,霜彫黛甲。秃干争欹压。

笑语同游,黄叶鸣檐,丹枫裹寺,如何不荷埋身锸。

(0)

逢韩茂贻因赠并追伤戴敬夫

莫道相逢久叹嗟,尚怜流落在天涯。

故人长隔黄垆面,苕水空余白雪花。

行路更无磨镜具,扣门唯识卖浆家。

羌村暮雨归何处?青草茫茫去转赊。

(0)
诗词分类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诗人
梅之焕 张昪 蔡薿 黎培敬 吴迈远 刘铉 毕士安 季芝昌 陈康伯 裴休 秦湛 凌濛初 薛综 黄损 李晔 鲍楠 孙不二 宋子侯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