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风夜半从东起,云卷秋空净如洗。
三山射影入明河,金作莲花开绿水。
绿水茫茫使我愁,不知何处可通舟。
张骞一去今安在,天上人间几度秋。
海风夜半从东起,云卷秋空净如洗。
三山射影入明河,金作莲花开绿水。
绿水茫茫使我愁,不知何处可通舟。
张骞一去今安在,天上人间几度秋。
这首《金陵夜坐》由明代诗人王汝玉所作,描绘了夜晚金陵城中的一番景象,充满了深沉与幽远的情感。
首句“海风夜半从东起”,以海风的起始,渲染出夜晚的宁静与神秘,仿佛是大自然的呼吸,缓缓唤醒了沉睡的大地。接着“云卷秋空净如洗”一句,通过描绘云层的卷动与秋空的洁净,营造出一种清朗而深远的意境,让人感受到秋天特有的清爽与宁静。
“三山射影入明河,金作莲花开绿水”两句,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比喻,将三山的倒影投射到明亮的银河之中,仿佛金色的莲花在清澈的水中绽放,既展现了自然界的美丽,也蕴含着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追求。
“绿水茫茫使我愁,不知何处可通舟”则表达了诗人面对广阔无垠的绿水时的忧思与迷茫,似乎在寻找一条通往心灵深处的道路,但又感到困惑与无助。这种情感的流露,使得诗歌更加贴近人心,引发共鸣。
最后,“张骞一去今安在,天上人间几度秋”以历史人物张骞的典故,引出对时间流逝、人事变迁的感慨。张骞的远行与归来,象征着时间的流转与生命的无常,诗人借此抒发了对生命意义的思考,以及对过往岁月的追忆与怀念。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与深刻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人生、历史的独到见解,以及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对生命意义的探索。
铁城焰里热忙身,几人能掷头上巾。
题将百八金刚子,辞却东家老圣人。
少年意气非等閒,精悍之色在眉间。
镕取鱼肠一匣水,铸作胡僧双耳环。
往年湖上逢开士,藻月规烟说文炜。
但知北海是大儿,谁识南宗印真子。
海内学士闻行履,半说颠狂半惊死。
东方先生代解嘲,秀字何妨竖却尾。
瘦岩百尺突寒松,冰谷千年贮古水。
落花红洗入溪澜,请看风吹起不起。